□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博士 樊小菊 6月12日,备受中美等国关注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首次访日落下帷幕,陆克文与福田在共同声明中强调“全面、多层次合作”的重要性。双方淡化了此前日澳安保合作的“价值观同盟”色彩,突出了日澳关系中的“柔性因素”。 审慎处理中日关系 陆克文于去年底上任后,因其“中国情结”,及其无意建立美日澳印“四国同盟”的立场而导致日担心其“亲华”而“远日”。3月,陆克文首访日程中没有日本,引起日本各方担心,也招致澳国内批评。日力防在澳外交中地位下降,澳亦不愿留下疏远日本的印象。为消除外界疑虑,陆克文决定年内连续访日。 日本前首相安倍与美国一起积极推动美日澳军事合作,并将印度拉入其中。去年3月,日澳出台《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并启动两国外长、防长“2+2”会议;4月,美日印三国在日本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5月,美日澳印在马尼拉举行四方会谈,启动安全合作进程。一时间,“亚洲版北约”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一些亚洲国家的警惕和担忧。福田上台后,淡化价值观色彩,对华展开务实外交。而陆克文亦表示无意建立“四国同盟”。由于日澳新领导人均重视对华关系,近期中日关系、中澳关系取得明显进展。日报评论,此次首脑会谈标志着"中国包围网"的瓦解。 多领域合作冲淡“价值观同盟” 6月12日,陆克文与福田会谈后,发表了题为《全面战略性安保、经济合作伙伴》的共同声明,强调经济、安全合作并重。声明囊括了安保合作、经济关系、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粮食安全等多方面内容。与安倍时期积极推动的“价值观同盟”相比,安保合作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与此同时,地区合作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提升。访日前夕,陆克文提出于2020年建成“亚洲太平洋共同体”的构想。倡议由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印度、印尼等参加,以欧盟为蓝本,建设包括经济、政治、安保,以及反恐、防灾、防疫、资源等方面合作的共同体。此前,福田于5月22日提出了被称作“新福田主义”的构想,倡议加强亚太合作,将太平洋变作北起俄罗斯、南至澳洲、西达印度、东到美国西海岸的诸国共同合作的“内海”。可见两国均希望在亚太地区合作上有所作为,并期待对方协助。 日澳还力求在发挥“软实力”时相互借助。日本希望利用7月主持八国峰会(G8)的机会,寻求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全球气候秩序主导权。为此,日本一方面努力游说各国参与后京都气候框架,一方面推出有日本特色的“行业标准减排”方案。近期日本的首脑外交中均可见气候问题的内容。日澳峰会也不例外,在共同声明中,澳方赞同所有相关国家加入后京都气候框架,并积极评价日本的减排方案。澳则借机推出由其主导的废除核武器国际组织,并寻求日本支持。福田表示,欢迎成立由澳提出的“核不扩散及裁军国际委员会”。 尚存诸多不确定 两国在捕鲸问题上分歧犹存。澳国内反对日本捕鲸的呼声高涨。捕鲸问题是日澳关系的一大障碍。日本选择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大会召开前夕邀请陆克文访日,意在与澳达成协议、缓解国际压力。然而,陆克文虽表示将尽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捕鲸问题,但不排除诉诸国际法庭,今后仍有矛盾升级的可能。 经济合作协定(EPA)谈判尚需时日。日澳于去年4月启动EPA谈判,但进展缓慢,焦点是牛肉等农产品问题。陆克文此次提出早日缔结EPA的意愿。但对日本来说,澳是第一个谈判EPA的农业大国,两国能在多大程度上达成妥协尚不确定。而日本在食品、能源、矿物的稳定供给方面有求于澳,福田表示,希望将能源、矿物的稳定供给放入EPA谈判中,但澳方未有回应。 淡化价值观色彩后,日澳在经济、环保、地区合作等层面的关系相对突出,强调在发挥"软实力"时相互借助。这一趋势对周边国家及地区形势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