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新闻专题>环球论坛>最新报道
站内搜索:
多哈回合受挫并非全球化时代终结
2008-12-12 21:18:00 作者: 大众网--大众日报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军红
    近期,WTO“多哈回合谈判”无果而终。国际社会认为这标志着美欧等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规则的时代行将结束,由此,以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格局也将更趋于“集团化”和“地区化”。但现实是,全球化的时代并未终结,日益高涨的地区化浪潮,以及全球市场的大联动,恰恰反映了全球化深入到世界经济的细节。
    多哈回合:全球化进入新时代
    WTO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于2001年。而2001年中国入世,全球资金涌入,贸易大发展,经济快增长。中国开始扮演“世界工厂”,也成为东亚乃至世界发达国家的出口中转站。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消费能力急剧膨胀,中国又成为世界产品的吸纳地,扮演着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角色。全球化在中国纵深发展,成为多哈回合的最主要背景。
    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独具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给全球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新样板,中国的“外资出口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已被各发展中国家广泛援用。市场经济模式的全球化成为21世纪的新特征。
    在此背景下,后发国家、转型国家经济普遍崛起,特别是亚太地区呈现群雄并起新格局,也成为世界经济的最活跃地带。昔日,困扰世界的“南北问题”日渐缓解,全球经济秩序的公正、合理化建设上升为时代的主题。
    事实上,从2001年多哈回合启动,历经2003年坎昆会议搁浅,乃至今朝发达七国私谋的妥协方案遭到新兴国的集体否决,无一不反映了新兴市场国经济崛起后的全球化新趋势。
    新兴市场国的经济崛起,预示着世界力量结构的重新配置。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广泛参与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推动世界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昔日,大国主导国际规则,穷国被迫遵守其秩序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的法则。这是多哈回合谈判桌上洋溢的最典型的时代氛围。
    东亚地区化:全球化的一面镜子
    诚然,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人的东亚意识”上升,尤其是,1999年WTO西雅图会议破裂,作为本地区最大的经济强国,日本一改过去单纯依赖多边自由贸易框架的战略,主动构建双边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主导地区自贸区建设;而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于2001年与东盟达成协议,决定在未来10年内共建“自由贸易区”,东亚地区合作迅速展开。
    而10余年来,东亚地区合作的进程,恰恰反映了全球化在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纵深发展的现实,堪称一面镜子,凸现了全球化时代的新特征。首先,东亚地区合作在模式上反映了全球化的新展开。其次,东亚地区合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第三,东亚地区合作兼容并蓄,并不排斥区内外合作。2006年后,美国正面提出构建跨太平洋自贸区构想,重新将东亚合作纳入APEC框架。东亚的地区化进一步表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特征。
    世界市场联动:全球化的深层表现
    2004年以来,随着石油价格上涨,世界经济充满了通胀回潮风险。物价上涨与经济下滑并行,成为各国的普遍难题。 而去年以来,美国的“次贷问题”引发了美国最深重的金融危机,全球证券市场随之震动,不仅欧美股市大幅下滑,一向表现上佳的亚洲市场也全面跌落。与此同时,全球粮食、矿产等战略资源市场也表现出罕见的连锁波动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连锁动荡,国际上一度盛行的所谓世界经济“脱钩论”不攻自破,全球化已深入到世界经济的细节。
    在此,涵盖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的WTO所推动的全球贸易自由化,堪称唯一能给世界整体带来贸易恩惠的机制。虽然贸易自由化谈判屡遭保护主义阻挠,但这种不断的努力依然使世界贸易得到不断扩大。2006年全球贸易占世界实质 GDP的比例已上升到25%,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现实的好处。
    但遗憾的是,正如以往的谈判所经历的那样,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依然深藏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保护主义政策,依然是WTO主导的贸易自由化的根本阻力。迄今,美日欧不仅维护着巨额的农业补贴,而且在关键的农产品关税上,保持着令发展中国家无法想象的高关税。
    而面对发展中国家的脆弱的工矿业和生产率相对低下的农业,发达国家反而不断要求“整个领域”的全面开放,并动辄以知识产权、投资协定相要挟。显然,发达国家能否真正放下架子,认真与发展中国家平等谈判,共同制定涵盖全球的自由贸易规则,成为推动全球自由贸易,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编辑: 陈宏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