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新闻专题>环球论坛>最新报道
站内搜索:
印度:大国“新贵”还是恐怖“新宠”?
2008-12-13 18:19:00 作者: 大众网--大众日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室 楼春豪
    孟买恶性恐怖袭击的阴影尚未消去,印度政府日前又收到了恐怖分子的劫机恐吓。印度,这个高歌猛进、日益崛起的新兴大国,在恐怖主义面前却显得如此脆弱与无奈。
    国内“三股恶势力”恶疾难消
    印度恐怖威胁主要来自“三股恶势力”,即:左翼激进势力、东北各邦分离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左翼激进势力和东北各邦分离势力较少受人关注,但其恐怖活动不容忽视。分离武装长期困扰政府的边疆开发政策,“死死拖住印度腾飞的后退”,左翼激进势力更是被辛格总理形容为“国内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
    印度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是宗教极端势力,包括伊斯兰极端势力和印度教极端势力,前者尤其凶残。今年以来,包括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艾哈迈达巴德和斋浦尔在内的许多城市先后遭遇重大恐怖袭击,幕后元凶基本都是伊斯兰恐怖势力。令人担忧的是,印度教极端主义势力膨胀迅速,多次与穆斯林和基督徒间爆发流血冲突,不久前更是在马哈拉斯特拉邦马勒岗地区制造针对穆斯林的恐怖爆炸。伊斯兰极端势力与印度教极端势力互为重点袭击对象,彼此间的隔阂、矛盾、冲突不断加剧,并导致冤冤相报的恐怖恶性循环。
    内外恐怖势力出现新“异动”
    在西方国家恐怖袭击趋减、中东地区恐怖安全形势有所缓和的背景下,为何印度的恐怖威胁却日益严峻?
    诚然,久拖不决的教派冲突、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纷争不已的政党竞逐、效率低下的官僚体系、过时无力的反恐法律等,都是印度无法摆脱恐怖袭击阴影的根本原因。但是,国际、国内恐怖势力的新变化、新调整,确是导致印度恐怖袭击日益频发的关键因素。
    首先,国际伊斯兰恐怖势力加速向南亚聚集,国内外恐怖势力呈联动态势。
    因受美军军事打击和分裂瓦解,“基地”组织在伊拉克实力受损,其代表的国际伊斯兰恐怖势力遂将活动重心从伊拉克转向阿富汗及巴阿边境交界地区。巴基斯坦政府的一份报告称,越来越多来自土耳其、中亚、车臣和中东的外国圣战者涌向南亚地区,尤其是巴阿边境部落区,部落区的外国武装分子逾万。
    巴阿部落区已成为国际恐怖势力的吸聚地,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外溢”效应,而印度由于自身面临严重的教派矛盾,长期存在的伊斯兰恐怖势力,自然成为国际恐怖势力的渗透重点。
    其次,左翼激进势力、民族分离势力、伊斯兰恐怖势力彼此勾结,三股“恶势力”呈合流态势。
    出于对抗政府的共同目的,左翼激进势力、 民族分离势力和伊斯兰恐怖势力沆瀣一气,彼此呼应,甚至联手采取行动。
    另外,据印度警方称,巴基斯坦、孟加拉的伊斯兰恐怖分子不断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渗透。 阿萨姆邦发生恐怖爆炸后,邦首席部长塔伦·戈戈伊表示,“民族分离武装与伊斯兰极端势力联系趋于密切,前者的意识形态更加伊斯兰化,其构成的威胁也日益严重。”
    总之,受国内外恐怖势力“异动”影响,印度恐怖主义不断滋生、蔓延、激化。印度已成为与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并列的恐怖袭击高发国,其恐怖袭击的规模和影响甚至已经超过其他国家。人们不禁担忧,新兴大国的“新贵”是否已渐渐沦为恐怖主义的“新宠”?
编辑: 陈宏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