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2009年2月17日第8版)
|
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3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也是自1974年第一季度下滑13.1%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针对这种经济形势,日本政府15日决定,将出台大规模新经济刺激计划,总额预计超过1万亿美元。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员 刘军红
提要: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启动了大规模的财政、金融、税收,乃至贸易、产业政策,全面围剿危机,谋求率先突围。日本也不例外。但仔细分析日本的政策,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操作手法上的辩证法,亦可称做“政策技术” 。 这或许是危机下日本企业能够实现大胆重组,并领先于欧美展开海外大并购的政策基础。
首先看财政政策。危机后,动用国家权力,启用财政手段,追求新时期的新政效果,可谓此次危机对策上的一大特色。日本也是这样,但不同的是,日本的“财政出动”似乎更加“狡猾”。自2008年 10月初,美国国会批准了所谓的“7000亿美元救市法案”后,日本也推出了总额近27万亿日元的紧急经济对策。奥妙在于,这名义上的 27万亿日元,事实上多为“政府承诺”,而且是一个框架性承诺。真正的政府出资部分,也就是日本所说的“真水”部分仅为5万亿日元,而且还必须经过国会补充预算审定才能执行。事实上,此后,面对奥巴马政府的新政,日本在今年初又追加了对策,同样也采取了“框架与真水”结合的“技术”。
日本政府之所以采取这种“真假”结合的做法,倒不是要愚弄老百姓,而主要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政府债务占GDP 的比例已超过150% ,不顾财政规律,恣意扩大投入,恐加剧日后财政困难,甚至可能引发像 2001年那样的国债被降级的情况,不仅有损日本的全球竞争力,也影响其大国形象。二是历经 10余年改革,日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民营化”了,真正能承接政府项目的“特殊法人”为数不多,“财政政策的覆盖面”缩小,无限扩张财政,恐导致分配不均,诱导产业差距。三是日本经济的动力在于制造业为主的出口企业。而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期复苏和扩张,大型制造企业、出口企业利润连年上升,自有资金充盈,所期待的不是政府资金,而是产业、外汇政策支持。尤其是,在全球化下,日本企业的海外销售额和利润贡献率全面上扬。如此产业结构下,财政投入很难产生理想的“产业关联效应”。
其次看金融政策。自从 2007年 8月次贷问题暴露后,日本的金融政策就与欧美表现了很大的不一致。如当欧美央行联手向市场大规模投放资金时,日本央行虽表面上也跟随行动,但实际上几乎均在当周就将所投放的资金全额吸收回来,名曰“金融调节”。这个动作一直持续到2008年 12月初。这似乎也是 2007年 12月 12日,欧美五大央行联手行动,而日本央行却被置之于外的背景之一。尤其是, 2008年 7月 4日,欧洲央行最后一次提息后,美欧央行全面转入了减息阵营。而日本央行直到10月底才第一次降息,而且降息幅度颇有“讲究”。表面看,日本央行将政策指导利率由0.5% ,下调 0.2点,降至0.3% ,其下调的相对幅度可谓不小。但金融市场并不这么认为,而是理解为央行在有意表现“ 相对高利率政策”。原因是,日本的这个0.5% 是分别由2006年 7月和2007年 2月的两次上调0.25%得来的,即突破零利率后的“稳健的均等回调”。而在下调利率时,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也必将采取“两次均等下调0.25% 的方式,并恢复零利率政策”。而到12月初,美联储已将利率下调至0-0.25%,执行“事实上的零利率政策”。此时,日本央行则再次下调 0.2点,保留0.1%的利率,向市场明确表示“在执行‘坚定的非零利率'政策”。其结果是,日美利差倒挂,日元升值。事实上,日元汇率正如市场预期的那样,自2008年 10月进入快速升值轨道。这为日本企业展开海外并购无疑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最后看雇用政策。在雇用对策上,日本政府毫不含糊,出手可谓果断、有力而富有哲学意味。一是正面向企业呼吁,尽量克制对正式雇员的解雇,增加新毕业生的招聘;二是,通过其特有的“行政指导”方式,要求企业实行“内部转岗”,确保留用;三是直接制定政策,要求企业“稀释岗位”,分出更多岗位满足就业,对此,政府则提供相应的减税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利润。
在这里事实上存在着一种辩证法,即企业维护雇用,既维护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无异于为政府分担了社会责任,而政府的减税,虽然减少了政府收入,但同样也减轻了政府的失业补贴,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经济成本。因此,尽管危机后日本的失业率也有所上升,但与欧美相比似乎要轻微得多。日本的雇用对策及其辩证法的运用,不能说没有发挥现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