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7天“热身”卫星将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推算-- 今天傍晚“嫦娥”正式奔月
空间天气不会影响“嫦娥”奔月 途中要拐多道弯 预计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
经过7天“热身”后,今日傍晚,嫦娥一号将正式奔月。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10月31日嫦娥一号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真正开始了从地球向月球的飞越。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推算,今天下午5点到6点之间的某一时刻,当嫦娥一号再一次抵达近地点时,主发动机打开,卫星的速度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提高到10.916千米/秒以上,进入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奔月轨道,真正奔向月球。
中国探月小组专家告诉记者,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真空中如果是运动的,将会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嫦娥一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的飞行是不需要动力的,完全依靠自身的惯性,始终保持10.9千米/秒的速度向月球前进。
空间天气预报
太阳活动适合“嫦娥”奔月
根据国家空间天气检测预警中心上午9时发布的空间天气预报,预计未来三天之内,太阳活动水平都比较低。
中国探月小组专家说,此时的太阳比较宁静,不会给嫦娥一号的飞行造成影响。
专家解析
“嫦娥”奔月要拐多道弯
嫦娥一号将在地月转移轨道上飞行约114个小时,相当于5天的时间。
朱毅麟介绍,在此期间,嫦娥一号必须在地面的指令下进行中途轨道修正,至少需要进行两次修正。
修正是为了减少卫星飞行方向的误差。
在人类探月活动的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探测器未能实现月球的捕获而丢失在星际间的事故,这大多是由于飞行过程中卫星姿态和速度控制不精确造成的。如果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近地点有1米/秒的速度误差或1千米的高度误差,飞到月球附近时都将产生几千千米的位置误差。
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嫦娥一号卫星有三次近月制动,即“刹车”。第一次近月制动,将发生在11月5日,卫星将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12小时月球轨道。
文/记者曹雪
特别关注
11月5日变轨最危险
本报讯(记者曹雪)中国探月小组专家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嫦娥一号接下来几天的变轨过程中,最危险的一次将是11月5日由地月轨道转到月球轨道的那一次。
11月5日,当嫦娥一号卫星到达距月球200千米位置时,会先利用探测器上的敏感器寻找月球。这个装置就相当于人类的眼睛,在它看到月球后把信号传回地面,告诉地面已经捕获月球了。这时候,地面可以发射指令让它调整姿态以便减速,也就是“刹车”。
此时,为了绕月,嫦娥一号必须将自身的速度由10.9千米/秒降到接近3千米/秒。而超过或者低于这个速度都会引发危险。
只有“刹车”及时,嫦娥一号才能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飞行的卫星;“刹车”晚了,卫星就要撞到月球上去;而“刹车”早了,则会飘向太空。
专家表示,如果顺利进入月球轨道,表明中国的卫星能从地球“走”到月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将标志中国的航天能力取得了重要突破。
嫦娥一号奔月关节点
11月1日和11月5日进行中途修正
11月5日正式进入月球轨道,成为真正的绕月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