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 陈二厚 黄全权)26日上午,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飞控中心为月面图像揭幕并致辞祝贺。他说:“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
首幅月面图像的完成和公布,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在第一时间,“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通过新华社传到了世界各地。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的贺电》。
这幅“嫦娥”眼中的月球真实世界,位于月表东经83度到东经57度,南纬70度到南纬54度。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图像覆盖区域属月球高地,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图中右侧60公里宽的条带,是嫦娥一号搭载相机打开后获得的第一轨景象。
“图像的质量非常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表明从相机拍摄一直到地面数据处理都非常成功。”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总工程师杨多和说。
呈现在世人眼中的这幅真实月面图景,由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CCD立体相机采用线阵推扫的方式获取,轨道高度约200公里,每一轨的月面幅宽60公里,像元分辨率120米。从11月20日开始,随着CCD立体相机开机工作,地面应用系统获得第一批原始图像数据,经过对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并对19轨图像进行拼接,完成了“第一幅月球图像”制作。
据悉,在此基础上,首个月球三维立体图像也已制作完成。
从10月24日“梦想”起飞,到第一张清晰、高质的月图“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经过了扣人心弦的33天时间。在此期间,中国首颗探月卫星以近乎完美的方式迈出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成功探测”的关键六步。
中国探月工程寄托着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热切期盼。有一位老华侨曾经深情地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 “中国的探月工程及成果,对中国而言是开创性的,对世界而言,也将为国际空间研究提供宝贵的探索。”国家航天局负责人说。
温家宝表示:“探月工程是新时期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第一个向祖国和人民汇报的工程。”他鼓励航天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推动中国航天科技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据悉,在未来一年,嫦娥一号卫星将不断地传回各种探测数据。数据经过处理后,将提供给科技人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