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陈二厚、黄全权)一个梦、一张图、一种能力、无数激情,在2007年11月26日9时41分这一个特殊时刻,完美融合成了一个难忘的现实。
26日9时41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这幅“嫦娥”眼中的月球真实世界,位于月表东经83度到东经57度,南纬70度到南纬54度。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图像覆盖区域属月球高地,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图中右侧60公里宽的条带,是嫦娥一号“睁开眼睛”后获得的第一轨景象。
“图像的质量非常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表明从相机拍摄一直到地面数据处理都非常成功。”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总工程师杨多和说。
月亮上没有桂花树。呈现在世人眼中的这幅真实月面图景,由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CCD立体相机采用线阵推扫的方式获取,轨道高度约200公里,每一轨的月面幅宽60公里,像元分辨率120米。从11月20日开始,随着CCD立体相机开机工作,地面应用系统获得第一批原始图像数据,经过对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并对19轨图像进行拼接,完成了“第一幅月球图像”制作。
在此基础上,首个月球三维立体图像也已制作完成。
从10月24日嫦娥一号起飞,到第一张清晰、高质的月图“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经过了扣人心弦的33天时间。
33天的时间。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在“人类迄今首次探月成功率不足50%”的考量下,以近乎完美的方式迈出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成功探测”的关键六步,精准、顺畅程度令世界瞩目。
图片静静无声,梦想已越千年。咫尺黑白影像,映出一个孕育无数浪漫传说的民族勇敢追梦的不懈努力,更见证了一个国度走出地球摇篮、迈向深空的非凡实力。
37年!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始,中国航天的又一个巨大跨越从此被镌刻进深邃的太空!
“中国的探月工程及成果,对中国而言是开创性的,对世界而言,也将为国际空间研究提供宝贵的探索。”国家航天局负责人说。
静谧的太空月境,嫦娥仍盘桓凝望。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嫦娥一号卫星将不断地传回各种探测数据。数据经过处理后,将提供给科技人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