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济南的东郊有一个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小型企业——济南亿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生产的产品叫LED发光器件,是大型显示屏和交通灯的基本零部件。公司的一线职工中一半都有身体缺陷。18日下午,在5月20日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对这家特殊的工厂进行了探访。
“那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我看了舞蹈‘千手观音’后,觉得聋哑人怎么都这么聪明,如果他们做事情的话,说不定比正常人都做得好。”说起当初为什么要招聘残疾人进入工厂时,济南亿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历城区王舍人镇张马屯村党支部书记梁纪儒的说法让人有些出乎意料。
“现在工厂里有身体缺陷的职工22个,大多是聋哑人,也有的是肢体残疾,每一个都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工厂负责人艾培元介绍说,“我从事半导体生产行业已经整整41年,在这之前还从没见过残疾人做这项工作。”
工厂内的22个特殊人士中,聋哑人占到了绝大多数。在工厂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领班的工作台上都放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我们都不懂手语,和他们沟通交流就得用文字才行。”艾培元解释说,“这也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一个困难,因为生产LED发光器件本来就是一项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给正常人解释起来都有一定困难,何况是聋哑人。”
艾培元所说的困难,记者很快就有了体会。在采访聋哑职工小范时,我们不得不借助纸笔来进行交流,本来十分钟就能结束的采访用了半个小时。小范“说”,在与聋哑同事进行沟通时,他们使用手语非常方便,但和其他同事沟通时就比较麻烦,尤其是刚开始学习技术的时候更加困难。“所以,为了能方便他们学习,我们就采取了让聋哑职工教聋哑职工的办法。”艾培元补充道。
厂子里的22名特殊职工,大多在20岁左右,大部分是通过残联举办的招聘会或残疾人学校介绍过来的。由于有身体缺陷,在来到工厂之前,他们中不少人都可以说是家中的“宝贝”。“许多孩子都是父母陪着来的,而且时不时还要来看看他们。”艾陪元说。
厂子里的活儿虽然不是很累,但还是有人只工作了几天便坚持不住了。“今年已经有几个孩子回家了,当时有的父母都哭着求孩子留下,可孩子就是不肯。说实话,这些孩子的父母哪个不希望孩子能自食其力啊。”艾培元无奈地说。
不过,也有一些像小范这样的坚持了下来,并且逐渐成为企业的“顶梁柱”。小范“说”,现在残疾人很多,就业很难,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自食其力,不能再让父母操心,离开家来到这里后,我们最起码学会了自强。
特殊职工们工作起来一丝不苟。(记者 朱頔 摄)
本报记者 朱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