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5月27日讯(记者 李萌博)自5月15日本报与省妇联联合启动“让爱到我家”大型公益活动,连日来,本报编辑记者既为这些孤困儿童的不幸与坚忍自强所震撼,同时也为来自全省四面八方的爱心所感动。“我们也应该与孩子们结成对子!”这个倡议在编辑部一提出,立刻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同。“我们是活动的倡导者,同时更应该是活动的参与者,这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践行三贴近、贯彻‘五个一’应有的行动”。26日、27日,本报记者兵分五路走进这些孩子的家中,与11名孤困儿童结成了爱心对子,并邀请他们“六一”之际来本报参观,与我们的编辑记者一起联欢。
26日、27日,本报记者分五路走进这些孩子的家中,对他们进行了探访。因为这些孩子的家大多散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在我们掌握的资料中,不少孩子写的联系方式都非常简略,也没有留下联系电话,这让记者在寻访这些孩子的过程中费了不少周折。记者在寻找王文晓时,先驱车来到十六里河镇涝坡村,提着一袋五十公斤的面粉绕着村子挨家挨户问,找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孩子的家。在寻访北大槐树街的两名孤困儿童时,由于资料上只留下了大概的门牌号,记者沿着北大槐树街一户一户找了过去,才找到了采访对象。
尽管采访过程比较艰难,但采访下来几路记者都被这些孩子在逆境中坚强奋斗的精神所折服。
北大槐树街刘晨今年上初三,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眼看就要中考了,却没有报考高中,而是选择了职专,“上职专更省钱,能早出来工作,而且老师说过,上大学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出路,读职专出来好好工作,一样是有前途的。”懂事的刘晨回答。
虽然父亲去世,家庭贫困,母亲又有重病,但汇文试验小学的马宁没有被生活的不幸所击垮,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去年期末考试还考了全年级第一。而家庭的变故使洋洋小小年纪就懂得生活的艰辛,学习非常勤奋,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5名,而且学什么会什么,跳舞跳得好,五子棋也得过奖……
采访结束后几路记者都真切感受到,眼前这些孩子们尽管生活在艰难之中,但是他们也和别的孩子一样,有欢乐,有期盼,有自己的梦想,比起同龄的孩子来,他们身上更有一种乐观、自强、向上的精神。
第1路:南辛庄 洋洋 大杨庄 杨奇凡
“妈妈,我不学跳舞了”
家境突变,看到全家的担子都压在妈妈身上,懂事的洋洋选择了放弃
26日上午10点左右,我们是在经十路南辛庄附近见到洋洋(化名)和她妈妈的。当时洋洋妈正在一位老人家里做家政,接到电话后,她带着洋洋赶到经十路上与我们见面。
9岁的洋洋现在南辛庄小学上四年级,一副高挑的身材,一看就是练过舞蹈的。可是因为家庭条件所限,洋洋不得不放弃了从3岁起就开始学习的舞蹈。当时,因为舞蹈考级要交钱,而爸爸生病正在住院,懂事的洋洋就跟妈妈说:“算了,我不学跳舞了。”洋洋爸爸去世已经三年了,生活的担子全都压在了妈妈身上,现在妈妈就靠做家政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家庭的变故使洋洋小小年纪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洋洋学习非常勤奋,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5名。“洋洋这孩子很听话,学什么会什么,跳舞跳得好,五子棋也得过奖。可是,因为她爸爸没了,我们的生活也一下子改变了。”说这话时,洋洋和妈妈眼里都噙满了泪水。
“你尽管好好学习就行,需要什么费用,跟我们说。另外,‘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还想把你接到报社,看看报纸是怎样出版的。”我们说。看着我们给洋洋送来的学习用品,洋洋妈感动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随后我们又来到大杨庄,见到了13岁的杨奇凡。小奇凡在大杨庄小学读六年级,他显得很腼腆,见有生人来,一直躲在里屋看书,怎么也不肯出来。和小奇凡的奶奶交谈一番后,我们来到了里屋看奇凡,这孩子给人的感觉真是太可怜了。
在小奇凡3岁时,他爸爸、妈妈就离婚了,凡凡跟随爸爸生活,可是厄运再一次降临到奇凡身上,9岁那年,他爸爸又因病去世了。从此,奇凡只有跟着年近80岁的奶奶生活,祖孙二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村里每月给老人的200元生活补贴。奇凡的姑姑说,因为家境的原因,奇凡性格比较内向,特别是在他爸爸离世后,奇凡基本上不跟生人说话,有什么事只跟奶奶一个人说。我们开导小奇凡说:“别把自己封闭起来,你很快就上初中了吧?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我们会帮你的。”
本报记者 于海霞
本报记者给孩子送去了学习用品,并且专门带去了花生油和面粉。
第2路:十六里河镇 王文晓
懂事小文晓从不买零食
“两年多连续走了三个人,这日子过得真难啊。”裴奶奶一提到自己的家庭,提到8岁时就失去了父母的孙女王文晓就愁云满面。本报了解到王文晓的情况后,27日下午,本报4名热线记者驱车1个多小时,在市中区十六里河镇涝坡村见到了裴奶奶和小文晓,我们给她们送去了油、面、衣物和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并承诺提供文晓读小学的学费。
王文晓今年10岁,在市中区十六里河镇涝坡村读小学四年级。2003年,王文晓60岁的爷爷因肺癌去世。2005年8月,王文晓的妈妈在村里河边洗衣服时突发脑溢血,疼得她惊叫了一声,第二声还没有叫上来就晕倒在河边。母亲刚刚去世还不到三个月,王文晓的爸爸又在医院被查出尿毒症:“其实他感冒好几年了,但一直撑着,直到后来头疼得睡不着觉时才去医院看病。没钱住院,就买了药自己在家里治疗。可是他也要干活挣钱啊,就一边干瓦工,一边吃药,累得直喊腰疼,劳累和病痛一起折磨他,他也走了。”裴奶奶说。
连遭生活不幸的王文晓从小就非常懂事,“她从来不买零食,偶尔向家里要几块钱,也只是买学习用品。舍不得买衣服,街坊邻居就周济一些衣服给她穿。”裴奶奶告诉记者。尽管行动不便,文晓的奶奶拄着拐杖一直把记者送出大门口,不住地表示着感谢。
本报记者 石念军 丁捷
第3路:北大槐树街 刘晨
六七岁就承担起全部家务活
5月27日中午,顶着烈日,记者找到了位于北大槐树街刘晨的家。当时刘晨正好出去买饭去了,只有刘晨的奶奶井桂芳老人在家。这么多年家里一直都是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我这孙女这些年特别不容易啊!”老太太告诉记者,刘晨不到1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父亲因病常年住院,到刘晨8岁时,爷爷也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了自己和孙女两人。这么多年家里的唯一收入就是自己300多元的低保金,刘晨这些年穿的衣服几乎都是亲戚朋友的孩子穿剩下送给她的。由于自己这些年眼睛一直看不见,刘晨从六七岁开始就承担起家中的全部家务活,“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这些活儿这孩子从小就会干。”
眼前的刘晨一看就是一个很乖巧的女生,她今年上初三,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眼看就要考高中了,记者问她想报考什么学校。“考职专。”“你学习这么好,为什么不读高中考大学呢?”“上职专更省钱,能早出来工作,而且老师说过,上大学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出路,读职专出来好好工作,一样是有前途的。”懂事的刘晨回答。
当记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送给刘晨时,刘晨和奶奶都连连摇头,表示不想要。在记者反复劝说下,才最终收下。“这些年来,包括政府、学校以及邻居等等,很多好心人都给我们祖孙两人很多帮助,真是特别感谢大家。”说这话时,井桂芳老人声音有些发颤。
本报记者 李萌博 杨黎明
第4路:北大槐树街 马宁
“我可以背着大书包上学了”
由于没有联系电话,我们从北大槐树街600多号一路往西,沿着一家又一家的平房数着门牌号,终于在一个公共厕所的旁边找到了位于槐荫区北大槐树街900多号的马宁家。
“1998年马宁的爸爸去世后,我就把女儿和马宁接到家里来照顾了。”马宁的姥姥彭女士说,房子只有17.1平方米,马宁要和姥姥、妈妈三人睡在一张双人床上。从那以后,母女俩靠着260元的低保金和姥姥彭女士700多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
虽然住在了北大槐树街,但是马宁的户籍还是在泺口。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13岁的马宁每天上学在路上就要花去一个多小时。现在马宁每天早晨要五六点钟起床,先坐9路车,再倒50路车到洛口,然后走到她就读的济南市汇文试验小学。
正说着,扎着马尾辫穿着亲戚给的短衬衫的马宁回家了。看到我们送给她一个书包,马宁非常高兴地接过来抱着(如上图)。“原来的书包太小了。再过二十多天我就要上初中了,我可以背着大书包上学了。”
从1998年马宁的父亲去世,4岁之后马宁就很少照相了。马宁也曾向妈妈要求过拍照,可是都没能如愿。当我们问她是否想要拍照,马宁非常开心地点头答应。对着镜头,马宁开心地笑着还做了一个胜利的姿势,并且露出了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本报记者 杨黎明 李萌博
第5路:丁字山东路 曹冉冉
“这么多好心人帮我们,心里有底了”
26日下午两点,生活日报热线部3名记者前去看望了家住丁字山东路的娄女士和她女儿曹冉冉,并给她们带去了一桶花生油、两袋面粉还有一些文具用品。
娄女士是农转非人员,由于有高度近视,现在好不容易在别人的帮助下才找了份一月200多元的工作。她的丈夫于2004年病故,生前为其治病就花去了7万多元,欠下的借款无力偿还。娄女士的女儿现在5岁半,生活起居和上学的接送都由娄女士一人承担。不过小姑娘很文静也很漂亮,学习也挺好的,记者在墙上还看到小姑娘获得的“十佳宝宝”的奖状。
见到记者一行前去看望,娄女士十分高兴,一个劲地说着谢谢。娄女士说,“现在虽然有些艰难,可是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我们的心里就有底了;另外,孩子很听话,也很聪明,相信等孩子大一点我们生活肯定就会好一些了。”
本报记者 李培乐 任鹏
本报结对的孤困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