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6月24日讯 23日上午8点,本报“爱心号”直通车载着省城12户爱心家庭从山东新闻大厦出发,冒着细雨前往章丘看望了当地4个孤困儿童。4个孩子身处逆境却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这些爱心市民,爱心家庭鼓励孩子们“要勇敢地抬头”,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会一直在你左右”。
本报“爱心号”先后到了章丘明水街道的后营村、三义村和牛牌村以及普集镇东河北村,分别看望了韩文超、李萧、王梓宇和景元林4名小朋友。
上午10点,近30名爱心市民和当地妇联同志聚集到了韩文超家中,狭小的院落一下子显得格外拥挤。看到与文超相依为命的妈妈有精神病,两人只能靠村里的救济为生,文超小小年纪就已经承担起家里所有家务时,现场不少市民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其实,这些孩子们更需要心灵的呵护。”每到一户孤困儿童家里,总有爱心市民上前索要这个孩子的家庭地址,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后有什么困难,就随时联系我们。”不少爱心市民都表示,以后他们会经常来看望这些孩子,有机会也会把孩子接到城里去,跟他们多聊天、多交流,给予他们不光是物质上的,更多的也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援助。
大多数爱心家庭都是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让孩子学会如何爱别人,只有学会了爱,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最后才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位家长在回来的路上对自己的儿子讲,应该向这些孩子多学习,学习他们的坚强,学习他们的孝心,学习他们的责任心。
当天的天气并不好,在看孩子的路上,天下起了雨,本来就坎坷的乡间小路变得更加泥泞,但整个行程中并没有一位爱心市民对此抱怨过。“实际上,这几个孩子给我们这些大人也都上了一课。”带着女儿前来的白女士表示,这几个孩子让自己感受到了一个家庭的不幸和贫困,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不幸和贫困面前,这些孩子仍顽强地生活着,一个个学习都那么优秀,实在让人感动和钦佩。
四封特别的爱心信笺
脸上挂着泪痕,12岁的景元林低头坐在沙发角,瞅瞅城里的叔叔阿姨们堆在面前的书包、文具、食品等,一言不发。只有当姜通塞到他手中一封信笺,并说了声“希望对你有用”时,他才抬起头,注视着这位比自己略长的小哥哥。
这是18岁的姜通在此次活动中送出的第四封爱心信笺。刚从济南外国语学校毕业的高中生姜通,此次和两位同学张龙图、梁媛结伴,每访一个孤儿,他总会将一封白色信笺塞到弟弟妹妹手中。
经记者再三追问,姜通有些羞涩地道出:信封里是自己写给这些不幸的孩子的一封信,同时每封信里还附有自己打工挣的50元钱。
“和他们相比我们太幸运了。”尽管已被学校保送至北京大学日语系,姜通并不认为自己足以成为这些孤儿的榜样,“只是我们成长得比较顺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优秀。”
和姜通一样,他的两个朋友,已被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的张龙图和被保送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梁媛,每从一户孤儿家出来,总是面色凝重。“对于他们来说,坚强和勇敢是最重要的。”张龙图慨叹。
“相信有爱!”姜通将这句话写入每封信,他说自己和朋友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文字传递一种力量,帮助这些孤儿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希望他们一定要有信心,一定相信未来是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
“爱心号”车队成员全家福。
■侧记
爱,总被坚强打动
再大的雨也挡不住献爱心的脚步。
23日,生活日报“爱心号”开到章丘,体验章丘市四名孤困儿童的生活。四名孤困儿童的父亲都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塌了。这让他们的童年有了更多的磨难,孩子们承受了更多心理压力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坚强。
韩文超、李萧、王梓宇、景元林四个孩子对他人的帮助特别敏感。景元林住在姥姥家里,面对大家的关心,这个小男孩始终低着头,最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面对前来的弟弟妹妹和叔叔阿姨们,13岁的女孩王梓宇收下了礼物,还是倔强地一句话也不说。王梓宇的奶奶说,“有人来家里看小宇,她都不大说话。孩子觉得没有父母在身边,不想让别人觉得她差了别人一截儿。”
13岁女孩的倔强,让人难以走进她的心里。在大家冒着雨离开的时候,王梓宇在门口一直看着大家离开,想要开口却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手举了起来想要跟大家说再见又缩了回去。就是这样一个细微的举动,还是让前去的市民发现了这个小女孩的善良与友好。
四个孤困儿童中,韩文超是最早熟的一个,也是家庭生活最困难的一个。父亲去世,母亲有精神疾病,还要照顾读小学的弟弟,12岁的韩文超努力让自己成为“顶梁柱”。现在韩文超不仅会洗衣、做饭,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都很麻利。
可是毕竟只有十多岁,看着已经上小学的弟弟比同龄人矮了不少,韩文超很想给弟弟补补营养。看着好心的叔叔阿姨给她的钱,韩文超哭了。
本报记者 杨黎明 尹玉涛 李萌博 邢婷
■花絮
李大爷替孙女含泪捧起爱心
6月23日上午10:30,在持续不断的小雨中,记者和20多名爱心市民来到明水街道办事处三义村,专程来看望孤困女童李萧。令人遗憾的是,13岁的李萧当时正在学校上课,虽经多次电话联系,最终李萧也没有回到家里。
没有办法,爱心市民们只好把一包又一包的物品和现金交给了她的爷爷——70岁的李玉元。看到爱心市民纷纷捐助物品和现金,李玉元一时间忍不住老泪纵横,他接连向爱心市民们鞠躬,并紧紧握住大家的手表示感谢。
听到这个家庭的悲惨遭遇后,不少爱心市民也是眼中含泪,几个女士则侧过脸去,用纸巾偷偷地擦眼泪。
把把雨伞成为乡间一道风景
刚出济南时,天已微阴,虽然有些准备,但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雨还是将走在乡间土路上的一行人浇得狼狈不堪。
团队中年纪最大的64岁的刘展胜老人已经足够小心,但不小心一个趔趄,险些滑倒。他努力保持住身体平衡,同时攥紧了手中的袋子,里面装满了给王梓宇准备的文具。
在爸爸刘涛的伞下,10岁男孩刘任飞像个斗志昂扬的小兵,走得意气风发,肩上扛着一箱牛奶丝毫都不含糊。
走到一处不浅的水洼前,在前面的市民纷纷提醒身后人“小心”,一个传一个,花花绿绿的雨伞成为乡间的一道风景。
女司机胆大心细 爱心路有惊无险
本期“爱心号”依然是由济南公交总公司恒生公司免费提供的一辆大客车。客车驶进后营村时,村中的路非常窄,旁边都是民居以及堆积的杂物,车需要掉过头来才能继续前进。正在大家为此捏着一把汗时,“爱心号”驾驶员林宁宁并不慌乱,向前找了一个空间稍微大点的胡同,先把车往后一倒,然后往前一拐,只见客车擦着旁边的一棵大树掉过头来,随即车内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这一路上最辛苦的就是咱的司机了!”活动结束时不少市民都说。由于此次“爱心号”探访的四个孩子的家都在偏远的村庄,村里的土路都很窄,同时天又下着雨,道路变得非常泥泞,但“爱心号”在林宁宁的驾驶下,一路上都是又快又稳,让爱心市民们有惊无险。
本版稿件采写 本报记者 李萌博 尹玉涛 杨黎明 邢婷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郭建正
韩文超(左二)在接受小朋友的爱心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