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再平凡不过的人,他们是办事处书记、居委会主任、妇联干事、街道保洁员……
平时,他们做的多是小事,收发材料、管理计划生育、组织大爷大妈们活动……
7月18日那个暴雨夜,他们成了群众的守护神,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钢铁长城。
7月18日晚,北坦地区共救出儿童2人,伤残、老人16人,重伤病员1人;帮助200多户受灾家庭紧急排水,转移受灾居民50户。
第一幕
81岁老人的眼泪
北光明街3号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四合院,地处济南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经七路与经一路之间。这里也是市区有名的低洼棚户区。7月18日晚的那场暴雨,小院7户人家几乎家家进水,户户受灾。
北光明街3号,不仅仅是北坦地区棚户区的一个缩影,也是整个天桥区、整个济南市棚户区的一个缩影。
7月18日,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在这里上演。
傍晚5点10分左右开始下雨,半个多小时之后,居民王老太太家里开始进水。
院里的积水开始往屋里倒灌了,排水显然已经失去作用。办事处书记韩军果断作出决定:转移群众!22名突击队员分成5组,全部进入居民区挨家挨户巡视,排水、救人、转移受灾群众!
北坦街道的这支突击队,是由居民志愿者们组成的,他们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平常各忙各的,一遇到什么险情,立马集合起来,抢险救灾,扶危济困。 当王登海和他的四人小组抵达北光明街3号院时,王老太太家里的水已经漫过了床沿。沉重的铁床颤颤巍巍地“站”在仍缓慢上升的积水里,80多岁的老人瑟缩着趴在床边,一动也不敢动。
“老太太身子有病,估计经不住折腾,还是别转移了,你们就帮着把床垫高一下吧。”王老太太的儿子对赶来的突击队员们说。
拆了一堵废弃的砖墙,取来12块方砖,水性最好的李家增一头钻进了床下的污水里。十几分钟后,沉重的铁床终于浮出水面。
当王登海他们第三次回到这个小院时,马淑亭家的水位已经比外面高了。81岁的老人浑身哆嗦着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双手无力地扶着家里最值钱的财产——冰箱,虽然它这会儿早已经进水了。
快步上前,几个人一起用力,帮老人把冰箱架到了桌子上。但马淑亭拒绝转移:她要留在这里等孙子回来。唯一的儿子去世后,她一直和孙子相依为命,此刻,孙子正被困在回家的路上。
固定电话拨不出去了,王登海跑到隔壁去借了个手机。当听筒里传出孙子“一切平安”的声音时,马淑亭的眼泪应声而落。
“要钱?”用力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杜贞旭哭笑不得,“我们是北坦办事处的,推车不要钱!”
第二幕
推车不要钱
7月18日晚9时许,北坦大街积水最高处已达1.6米,北关立交桥下的水深已经超过4米了。北坦办事处主任李福利、副主任赵延亮带着杜贞旭等人在洪水里已经泡了几个小时了。他们的使命,是与派出所的民警们一起,指挥交通,疏散人群,救援被困车辆。
北坦大街路口,一辆面包车被卡住了,车身已经开始进水。车内,一男一女一边手忙脚乱地往外排水,一边不断地拨打着呼救电话。
杜贞旭和两名同事趟着水走过去,想帮忙把车子推出来。车里的男人却连连向他们摆手,拒绝接受帮助。女人则抱着电话一脸警惕:“不用你们推,我们自己会找人来修的!”
“找人来修?等他们来了不就晚了!”杜贞旭着急起来,“我们帮忙不也一样吗?”
“帮忙?你们推车不要钱吗?”女人有些难以置信。
“要钱?”用力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杜贞旭哭笑不得,“我们是北坦办事处的,推车不要钱!”
据统计,“7·18”当晚,北坦办事处紧急疏散群众1500余人,救助受淹车辆200余辆。
手机断断续续地响了很长时间,王玉强忍不住拿起来看了看,又是杜贞旭的妻子打来的。这是她今晚打的第十几个电话了。王玉强记起,杜妻怀孕已经三个月了,还是高龄产妇。
第三幕
十几个未接电话
北坦办事处。人大工作室主任王玉强留守在这里,负责安排受灾转移工作。积水开始倒灌时,王玉强根据办事处书记韩军的指示,立刻与地势较高的北坦小学、巴黎花园售楼处取得联系,在这里建立了两个临时安置点。
手机在桌子上颤抖着响起来时,主人杜贞旭毫不知情。和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同事们一样,出门前他把手机撂在桌子上。
手机断断续续地响了很长时间,王玉强忍不住拿起来看了看,又是杜贞旭的妻子打来的。这是她今晚打的第十几个电话了。王玉强记起,杜妻怀孕已经三个月了,还是高龄产妇。
一个多小时前,王玉强接到消息,三孔桥西也被水淹了,包括他在内的30多名工作人员都住在那儿。可这会儿,大伙儿显然都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家了。
漆黑的夜里,两名弱女子手挽着手,唱着歌儿,互相鼓励着大步前进。歌声里,她们觉得,身上的勇气又回来了。
第四幕
黑夜里的歌声
同一时间,一公里外的北关北路也正经受着暴雨的洗礼。住在平房里的孤寡老人蔡大娘,眼睁睁地看着积水在室内迅速升高,根本就抢救不及。
北关社区是距离北坦办事处最远的一个社区。暴雨把北关铁路桥变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与北坦办事处隔桥相望的北关社区居委会,此刻已成为一座水中的孤岛。
7月18日夜里,留守在这座孤岛上的,是五名弱女子。
丈夫打来电话问平安,北关社区居委会主任杜春霞这会儿已顾不上儿女情长了。她匆匆挂断电话,便开始安排工作:尹晓燕身体不适,徐惠不熟悉地形,她们俩留守,负责接听电话,汇报险情;新来的于惠和王建萍一组,自己一组,分头行动,挨家挨户巡视灾情,尽可能地提供救助。
抗洪经验丰富的杜春霞心里很清楚,一场硬仗即将打响,这个时候保持体力非常重要。这会儿她们就算再没食欲,也得勉强吃点东西。一边穿雨靴、雨衣,一边忙着往嘴里塞冷馒头,26岁的于惠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心里有些紧张,一个不小心,被馒头噎得满脸通红。
积水打着转儿向她涌来,庞大的长沙发也从眼前迅速流过,当水流突然转向,从北向南流动时,杜春霞明白:积水已经开始倒灌了。当她趟着水,一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来到孤寡老人蔡大娘的小院门口,这里已是人去房空。邻居告诉她,蔡大娘已经被居民马新强接到他家去了。
“真是太谢谢了,好心的人!”杜春霞在心里默默道谢,感谢这位好心的居民。然而,她却来不及过多感动,因为这里还有上百户居民。
想着被困在学校里的儿子,担心着奋战在救灾第一线的丈夫,但王建萍没时间给他们打个电话。这时她接到了求救电话:北关立交桥北受灾严重,居民家里的床都漂起来了。
出门时,王建萍安慰自己:儿子这会儿应该还乖乖呆在学校,身为执法中队长的丈夫抗洪结束后,一定会去接他。
王建萍、于惠手挽着手,互相搀扶着艰难地行走在洪水里。越往南行,路上积水越深,从膝盖到大腿,渐渐地,再到腰部。两人此前哪见过此种阵势,于惠头一晕,脚下一滑就要摔倒,王建萍手上一用力,及时拽住了她。王建萍提议:“别怕!咱们唱个歌吧?唱歌就不怕了!”
漆黑的夜里,两名弱女子手挽着手,唱着歌儿,互相鼓励着大步前进。歌声里,她们觉得,身上的勇气又回来了。
8月1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北光明街3号的时候,小院里已充满欢声笑语。80多岁的王老太太家,沉重的铁床也已“脚踏实地”,王老太太心情很好,又和邻居开起了玩笑……
第五幕
一切恢复平静
北坦办事处地势低洼,是“7·18”暴雨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辖区1200余户家庭受灾。然而,无一例居民伤亡,无一处房屋倒塌。
7月18日晚,北坦办事处全体工作人员,全部战斗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没有一人因雨大水深危险而退缩。
7月26日下午两点,发放完最后一批棉被,居委会主任杜春霞长舒一口气:这场“战争”总算暂时告一段落了。
8月1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北光明街3号的时候,小院里已充满欢声笑语。80多岁的王老太太家,沉重的铁床也已“脚踏实地”,王老太太心情很好,又和邻居开起了玩笑……
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
固定电话拨不出去了,王登海跑到隔壁去借了个手机。当听筒里传出孙子“一切平安”的声音时,马淑亭的眼泪应声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