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项社会事业的表象背后,一定会有一种无形存在的、极其有力地支撑这项社会事业的精神力量,它决定着该项社会事业的成败。”这是社会学泰斗韦伯的著名论断。
显然,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历史进程中,构建富有特色的山东精神,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对山东至为关键。这在李建国同志所作的党代会报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报告以一个章节专门论述“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并对此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概括:深入挖掘和整合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着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
如此清晰地将山东文化分为“继承”与“创新”两个层面,省法制办主任高存山代表极为赞同:过去我们注重强调山东的传统美德,但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构建的新文化认识不足。本次报告既着眼于山东传统文化,更强调构建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新文化、新精神,表明省委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高存山分析了其积极意义:山东传统文化许多优秀品格,更多体现的是农耕社会中的文化优势。但对传统过于看重,就容易导致新型商业文化的发育滞后,从而制约山东实现新跨越。如政府的定位,近年江南沿海地区商业文化较为完善,因此政府定位就更加准确,市场机制建设比我省完善。而我们市场文化较为滞后,使得公权力更多地参与市场,结果就会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不高。同样节能降耗,我们的压力相对比南方沿海各省大。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习惯于通过行政指令来上项目,而南方更多地以市场来配置资源,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完成自我调节。因此,强调再造新时期市场经济下的山东新精神,对于统率山东文化建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事实上,文化的形成,总是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山东优良传统是农业社会的文化精华,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深入,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构建同样具备了丰厚的土壤。作为外省人,山东移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秀川代表深有体会:都说山东人创新不足,但作为中央驻鲁企业的山东移动公司,近年来事业发展迅猛,走在全国同级公司前列,根本原因正在于山东员工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近年山东移动每年都会开发出好几项新的优质服务产品,如近年开发的全时通业务,一推出就受到极大欢迎,目前已迅猛发展到1000多万用户,并在全国获得一等奖。李秀川的结论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新时期山东精神将会不断发展完善,形成鲜明的文化优势已完全可能。
构建新文化,发掘提升传统文化同样为重要组成部分。济宁市委副书记赵树国代表作了精辟的阐述:当前人们常习惯于将儒学影响下山东的一些传统文化,作为糟粕进行批判。但事实上,当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后,其核心价值对于构建山东文化优势极为重要。比如说孔子有过多子多福生育观,在当前社会情况下很容易遭到批判。但结合孔子的时代背景,这一思想就完全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在更深层面上体现着个体与社会实现统一和谐的理念,其思想内核在今天也不失先进性,只是缺乏更深开掘。我们重构山东精神,同样要关注山东传统中这种内在的先进性,并在新时期赋予其崭新生命力。
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实施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是重要手段。赵树国结合济宁实际谈了体会:在进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今天,任何一个地区,都必须打造代表自已形象的文化品牌,形成人才及各种社会要素的归依。正因如此,当前不少地区都在着力打造自已的文化品牌。对山东来说,孔子品牌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当前论语热、国学热、孔子热的形成,也说明孔子在国人心中留下的文化印记是难以磨灭的。近年来,济宁启动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两岸祭孔、全球祭孔等重大活动的开展,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反响。当前,举全省之力全面启动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应是我们打造山东文化新优势的题中应有之义。
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明珂代表则特别提醒:形成山东文化的核心体系,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民间活力不可低估。他举例说,在潍坊国有演出团体10多个,而民间却有400个之多,可见文化在民间的丰富土壤。我们在打造山东新文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一元与多元的矛盾:既要坚持马列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也要尊重和包容各种有益的社会思潮,使民间的精神文化得到充分成长,进而汇集成为先进的“山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