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延平,出生于1969年5月4日,1993年7月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同年10月进入潍坊棉纺织厂职工医院(后改名为华星医院)做内科医生,2005年任医院业务副院长,同年年底在医院辞职后担任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
38岁的何延平是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头”,何延平的真正被“官方”所承认的头衔,是“社区医疗组长”,而上上下下都习惯称呼这位岁数并不大的医生叫“老何”。
从副院长到组长,变化的不仅是头衔
“老何,你看我吃这种治高血压的药行吗?”“我们今年想要个孩子,你看需要注意点啥?”5月30日上午,老何与过去每天的工作日一样,面对着社区里的男女老幼,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形形色色的问题。看得出,“老何”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听老何的顶头上司介绍,谁也不会想到这位“社区医疗组长“之前竟是一家企业医院的副院长。对于这一角色的转变,老何只是淡淡地用一句话概括:“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医疗改革的方向,我相信在社区能够做出一番事业。”
2005年底,老何毅然辞去了潍坊当地一家名为华星的企业医院业务副院长的职务,应聘成为了潍州路社区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就是社区医疗组长。从副院长到组长,变化的不仅仅是头衔。老何的工资原来是1400多元,而现在只有1000多元;过去老何业余时间吃饭应酬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却少有人请他吃饭;以前老何每天都是按点准时上下班,而如今却经常要加班加点。“我知道有人背地里会说,我这不是有病吗?”老何笑呵呵地表示,甩能理解,因为别人不知道他在做社区卫生服务中所获得的快乐。
用真情的付出赢得居民信任
老何见证了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刚开始时,社区居民对他们并不信任。当老何领着手下到社区挨家挨户地进行居民健康调查时,他们不是吃闭门羹就是挨一顿冷嘲热讽,很多人都把他们当成了上门卖药的药贩。每次调查回来,一起去的年轻护士都要大哭一场,工作的琐碎,居民的不信任,使得许多年轻的医生和护士,只工作了两三个月就辞职走人了。
经过反思,老何决定变方式,先不上门服务,而是每到节假日,派出医生护士到社区旁边的公园“设点”,在这里免费为居民提供看病、查体等服务。居民们逐渐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生了好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去年6月的一天,潍坊市区突降特大暴雨,而此时正好社区里的一位老人因为憋气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助。老何接到电话后,顶着暴雨,来到了老人的家里,为老人诊治。当他回到诊所时,老何一双刚买了两天的皮鞋,被雨水泡得已经变了形。
“家庭医生”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提起老何,社区里60多岁的郑建国老人有一肚子话要说,去年7月的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胸闷憋气,打电话给老何,老何几分钟就来到了他家里,吃过老何开的药,老人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从那以后,老人的儿子、女儿和孙子、外孙,有个头痛脑热的就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老何真正成了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
“现在我很有成就感,社区里从小学生到老人见到我都打招呼,住在社区里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几次碰巧拉到我,说什么也不要我的钱。”说这话时,老何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但他同时表示,如今作为一名社区老百姓的家庭医生,自己感觉还欠缺很多,其实做家庭医生所要达到的标准,并不比大医院的医生低,但目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社区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未来,人事关系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老何充满了憧憬,如果政府能够在人力和财力上再进一步加大投入,那么社区卫生服务肯定会有个美好的明天。
新闻链接
我省医疗卫生改革初见成效
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6788所。卫生技术人员32.5万人,增加1.04万人,其中医师14.12万人,增加2.46万人;护士9.84万人,增加0.62万人。卫生资源总量在全国位居前列,人均水平逐步增长。
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省级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各市均制定或颁布了区域卫生规划,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铁路、石化等行业医院向社会分离工作稳步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到2005年底,全省17市均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省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28个。济南、青岛、东营、泰安、威海等地已覆盖所有城市街区。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工作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扩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5年,全省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总数已达286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