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栖霞讯 国路夼村有项2000元的“大奖”设了十几年,一直没人拿到过。这奖是村党总支书记常建富自掏腰包设立的,他说,谁要能给他指出一件违反村里制度和廉政规定的事,奖金立马兑现。常建富还有句名言:“如果我晚上12点前离开人世,只有当天的事情没整理清楚,如果12点以后去世,我的一切都是清清楚楚的。共产党的干部,就应该给党和群众交本明白账。” 国路夼位于桃村镇的一条山沟里,三面是山,曾经满眼是石头。1991年常建富接手村支书时,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全村765户人家有517户欠集体债务,村集体净负债76万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10元,在栖霞市953个行政村中排名倒数第六,而且秩序混乱,干群关系紧张,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可如今,国路夼已今非昔比。去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7200多元,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8亿元,村集体积累超过3000万元。不算老常个人的荣誉,村里光国家级的称号就有6项,省级的有11项。 16年里,常建富带领乡亲啃下了“治山、修路、兴水”三块“硬骨头”。 九顶五十峰,多数是荒山。常建富的第一把火就烧在这里,提出“山上栽松,固土绿化;山腰植果,拓宽经济门路;石丛插槐,覆盖乱石堆;山下栽种观赏树木,美化周围环境”的规划,当年带领老少爷们栽植黑松、刺槐等120万棵。后来几年又开垦果园2500余亩,栽植苹果、大樱桃、板栗、香棒等1万多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山变绿了,国路夼人又整整用了5年,在坡顶、山腰抠出了十多条环山路,总长41公里,所有的山头、果园、耕地、林区实现了“联网”。每逢修路,年老体弱的常建富总是带着两委成员与群众一道吃住在山上,每天第一个上工,最晚一个收工。 路的战役刚刚告一段落,治水工程随即展开。接连几个秋冬,硬是开挖出4座蓄水量达25万多立方米的大型水塘,新建3座三级扬水站、19座蓄水闸门、26个蓄水池,修补水渠10多公里。老常又组织起了节水工程,铺设地下管线100多公里,扩大节水微灌面积4700余亩,使全村98%以上的耕地实现了节水灌溉,硬是把全国农业节水的现场会拉到了这个昔日“遇旱便成灾”的小山村。 山绿了,路通了,水活了,村民和村集体也富了,每年从常建富手中进出的钱不下几百万。可就是这个亲手创下这份家业的老汉给自己定下了十几年不变的规矩:不抽集体一盒烟,不在饭店用公款吃一顿饭,不在集体报一张个人的单据,不到村民家做一次客,不收一次礼,不在任何场所玩麻将、打扑克。相反,在村里最困难的时候,他捐出了13.5万元的个人资产,开着私家车办公事一开就是十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