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4日,李建国代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向省第九次党代会作了报告。综观整个报告,处处透露出省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执政理念。报告也透露出关乎群众生活的不少利好消息。为了更好地向读者宣传党代会精神,本报今起特别推出《读报告·话民生》专栏,邀请有关代表从民生角度解读报告。
李建国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由30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这个奋斗目标具体而明确,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个目标如何实现,实现后百姓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记者今天采访了几位来参会的代表。
张士昌 山东政法学院党委书记
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档次:1000美元意味着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3000美元意味着小康生活基本实现,5000美元则是向小康生活全面迈进。省委工作报告提出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由30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这应是一次动力十足的跨越。
这种攀升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的,而决定经济发展速度与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则是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促进经济结构得到有效合理调整的,则是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现在我省对科技成果的投入正在逐渐加大,这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由3000美元向5000美元的攀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认识到科研对经济贡献率的重要性,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表现。随着党委、政府对科研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科学研究投入的经费也在逐年提高。与此同时,科研需要一批高素质人才,这主要依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方式的更加成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