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一五”末,山东“菜篮子”产品、出口农产品90%以上达到无公害标准
▲寿光菜农采用新的种植模式以减少农药使用。□房贤刚 报道
带着“身份证”的蔬菜
到大超市逛逛,你会发现贴有小牌子的瓜果蔬菜越来越多,通过小牌子你可以找到蔬菜的产地、生产者,甚至哪个村哪位农民生产的、用的什么药施的什么肥,你都一清二楚。
在号称“中国菜蓝子”的寿光,全市14万个蔬菜种植户、40万个蔬菜大棚都编制了“身份证”,详细记录从种植到收获的每一个主要环节,特别是要详细记录使用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时间,做到有据可查,便于追溯。市里规定,在各镇、街道辖区内发生农药中毒、环境污染、药害、肥害等蔬菜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第一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国家、省和潍坊市检测中出现不合格结果的全市通报,连续出现抽检不合格或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对主要领导采取组织措施。去年,4个镇、街道在年终总评中被一票否决。
严格的生产管理,大大提升了蔬菜等农产品市场美誉度,部分产品形成了响当当的品牌。如胶州大白菜,价格最高的每棵卖到60元;平度马家沟牌芹菜,每公斤卖50元以上还供不应求。
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郭忠广4月25日告诉记者,到目前,全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已达682家,产品1203个;绿色食品336家,产品766个;有机食品企业72家,产品200个。今年经环境监测的原料基地面积达到1450万亩,比上年增加150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0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20万亩,有机食品原料基地30万亩。从认证数量、产品质量、开发效益综合分析,我省“三品”认证在全国位居前列,初步形成了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地,绿色食品为主体,有机食品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发展新格局。另外,全省共制定农业地方标准560多项,地方规范1700多项,有14个市、69个县(市、区)建立了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各级各类农业质检中心已达到100个。
农业部从2006年起开展了名牌产品认定工作,首次认定国家名牌农产品94个,我省8个,居各省之首。
吃有机牧草喝优质地下水的奶牛
4月16日,记者走进曹县五里墩银香伟业集团时,被眼前一个个宽阔干净的奶牛养殖小区吸引。小区内,良种荷斯坦奶牛在阳光下、春风中悠闲地吃着牧草。小区四周绿树成阴,宛如花园。集团董事长王银香告诉记者,这里的奶牛吃的是有机牧草,喝的是优质地下水。所有牧草种植全部施用有机肥料,不用化肥、不打农药,通过生物防治病虫害。这样的奶牛所产牛奶自然受到消费者欢迎。用王银香的话说,这叫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五星级管理。
像这样的奶牛养殖小区在山东并不鲜见。据省畜牧办介绍,我省奶牛70%以上已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饲养,肉鸡、肉鸭达90%以上,生猪60%-70%;肉牛、肉羊30%-40%已实现规模化饲养。
近年来,省财政每年5000万元农业产业化的专项资金中,有2000万元用于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小区,发展规模饲养;从2004年开始,每年拿出1000万元实施家畜良种补贴,主要用于补助养殖小区的农户购买家畜良种;东营市规定,新建成一处奶牛标准化饲养场和饲养小区,奖励15万元。
杀虫不用农药的韭菜
在章丘市刁镇柴家村无公害韭菜基地,记者看到,菜农在田间安装了许多防虫网和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上粘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虫子。菜农说,用这种方式杀虫,基本上就不用打农药了。
据济南市农业局介绍,济南市在主要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了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主的物理杀虫示范。目前,全市已有30万亩菜田安装了频振式杀虫灯;安装防虫网1000亩;推广性引诱剂5万亩,这些生产基地已基本取消药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基地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制度。
省农业厅有关信息显示,我省农产品农药、兽药、渔药残留检出率逐年下降,去年蔬菜中农药残留抽样检测综合合格率达到90%以上,比2001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的无公害农产品抽检中,山东共抽检产品100个,合格率为99%,绿色食品实施的年检制度和产品抽检,全省抽检产品52个,合格率为98%。
我省计划,到“十一五”末,全省“菜篮子”产品、出口农产品90%以上达到无公害标准;大型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以及超市、专卖店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初步建立从产地到餐桌全程监管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健全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监管体系。在病虫害防治环节,我省加大了“高毒农药替代”的试验和技术培训,积极推行病虫害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已实施病虫害生物防治3500多万亩,诱虫灯诱杀面积90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