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 这是一组来自我省服装纺织业的数字:4200多家企业构成链条式产业体系,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可以生产全球独一无二、每米售价高达100多欧元的丝绸羊毛面料,部分高档成衣达16万元一套……近年来,我省服装纺织业从一度需减员压锭的“夕阳产业”发展成为朝气蓬勃的支柱产业。这一脱胎换骨是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立足工业大省这一现实,构建合理的产品和产业结构,2006年起,我省设立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启动培育百个重点产品、百个企业技术中心的“双百工程”,加快培育电子信息及家电、机械设备、化工、食品、服装纺织、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十五”以来,全省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1262亿元,共有1.9万个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丛林集团世界首台万吨油压双动铝挤压机、烟台正海300万张彩管荫罩、海尔100万台平板电视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海信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信息家电完成系列产品开发,济南二机床集团大型数控联动机床、东岳集团离子膜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走俏国际国内市场,“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转变的步伐越来越快。
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我省进一步促进实现集群式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石化、家电、食品、服装纺织七大产业链越拉越长。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汽车和零部件工业企业652家,整个产业年可创造产值150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日照、济宁等六大集群。截至目前,全省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达到219个,从业人员188万人,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达到40家。
在重点培育扶持骨干优势产业的同时,我省始终坚持有保有压,毫不动摇地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广市场化节能降耗,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子,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呈逐年下降趋势。仅今年以来,我省已经否决了6家高耗能离子膜烧碱企业要求增加产能的申请,共涉及产能104万吨。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省工业结构一路向好,吸引了沃尔沃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集团前来合作,卡特彼勒更把其工程机械研发中心设到青岛。统计显示,2006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关口,占GDP的比重达到5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利税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