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保障救助共铸民生基石
■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喜迎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
本报济南讯 从今年5月起,按照青岛市城市低保专项救助政策,胶州市万大爷的低保存折上,每月多出了100元的孤老生活补助。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我省不断加大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财政投入,大大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2年以来,我省在万余“零就业家庭”中实施了“一户一人就业”工程。全省各级财政安排就业资金27.2亿元,减免各种税费14.7亿元,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3.1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96.5万人。全省连续4年实现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老工业城市淄博曾一度面临破产企业退休人员没有医保等问题,为此,该市积极探索,市属1378名国有破产企业退休人员有了医疗保险。从全省来看,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已由国有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规模以上乡镇企业、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以及绝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全省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更是高达1059万人,占到了全国的1/5。
2005年6月,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我省提出在全省建立城乡低保、农村特困户救济、五保供养、灾民救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救助制度。目前,我省城市低保在保人数、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002年的57.1万人、56元,发展到2006年的62万人,84.8元,人均月补差跻身全国前10名。从今年1月1日起,农村低保制度在全省全面建立,逐步健全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资金渠道,年保障标准不低于800元。此外,我省已有115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支出救助资金1.04亿元,资助73万贫困群众加入新农合。全省27.6万五保对象中,集中供养达到17万人。
广大困难职工,尤其是广大农民工的生产生活同样受到了高度重视。据省总工会统计,2002以来,我省工会共筹集发放送温暖资金8.95亿元,慰问困难职工183.67万人。筹集发放助学资金6056.81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30608人。帮助农民工讨回拖欠工资756万元。从2004年至今,已累计募集善款13亿多元,支出6.65亿元,救助困难群众20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