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 5月27日,随着响亮的爆炸声起,华能白杨河电厂3个小火电机组被关闭爆破,打响了我省节能减排的“第一爆”。此举可减少年排放二氧化硫1.04万吨,年节约标准煤27万吨以上。今后4年全省还将关停一批4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可减排二氧化硫12万吨以上,为大型高效环保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腾出空间。
节能减排是近年来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又好又快,关键是在“好”上狠下功夫,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狠抓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记者了解到,去年全省共拒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30余个,涉及总投资上百亿元;对2251个新开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情况进行清理,对违法违规的181个项目进行处罚,123家严重污染企业被挂牌督办。
一组数字说明我省经济发展悄然向“好”转变,经济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2006年上半年,全省万元GDP能耗出现向下的“拐点”,首现同比降低1.5%的可喜局面;2006年农林牧渔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计算机服务等领域投资增幅达22.8%-82.9%之间。
有了“好”,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快”。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和推动力量不断壮大。2006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978.8亿元,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由2001年的3.9%提高到2006年的4.5%;2006年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76.0%提高到83.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3.0%。
强调“好”,不是否定“快”,而是要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同步提高。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努力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实现国家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中始终保持强劲态势。作为全省经济的“龙头”,青岛用打造“三个基地、三个中心”确定了自己科学发展的路径,其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被列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一季度青岛实现经济增长16.3%,高于全国和全省增幅,同时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协同增长,出口、消费分别增长29.1%和16.6%,科研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