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改革的春风,沐浴着党的关怀,沂南县卫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革总揽全局,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目前已发展到拥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院、县结核病防治所、县皮肤病防治站、县精神病医院、县卫生学校8处县直医疗卫生单位,6处乡镇中心卫生院,19处乡镇卫生院,总职工1500人,卫生技术人员1079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总建筑面积为101395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49297平方米,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总值10097万元,专业设备总值30600万元。共有农村社区服务卫生所263处,村级卫生服务网点93处,甲级卫生室为100%。全县共有乡村医生1257人。形成了规划设置合理,覆盖全县,功能齐全,方便群众就医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实施民心工程 农村卫生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1年,县委、县政府做出了英明的决策,在全县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开展“满意在卫生活动”和“两个市场整顿”为契机,以创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制为突破口,对全县的村级卫生机构进行了全面的整顿规范,对村级卫生机构重新进行了设置规划,将原有的1000余处个人经营的村卫生室进行资源优化重组,合并新建农村社区服务卫生所263处,从而实现了我县农村卫生服务体制的“三个突破”(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的新突破,服务模式的新突破,功能定位的新突破)和“两项转变”(乡镇、村卫生机构由松散、脱节型转变为立体链条式整合型;由各自为战、竞争对手型转变为优势互补合作型),实行乡村医生竞争上岗制,聘用制,工资制,养老保险制,对行政、业务、药品、财务实行统一管理,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政策支持”的良好发展格局,三年来为乡村医生缴纳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医疗责任保险200多万元,乡村医生自豪地说:“我们也成了吃皇粮的了”,农村卫生机构发展充满生机。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各农村社区服务卫生所和乡村医生层层签定责任状,严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实行乡村医生包村包户责任制。广大乡村医生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忠实地履行职责,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全县非典防治取得阶段性胜利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农村社区服务卫生所、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两支柱作用,充分发挥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功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被群众亲切誉为“省心、省钱、省力”的“民心工程”。
抓住改革不放松 行业发展充满生机
沂南县紧紧抓住改革不放松,以改革总揽全局,以改革促进发展,在卫生事业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产权制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实行竞争上岗、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自2001年以来,县卫生局先后在县人民医院推行了部分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竞争上岗,在县中医医院推行中层干部岗位全部竞争上岗,在卫生防疫站推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职工双项选择,在卫生局机关推行中层干部岗位竞争上岗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先后有200多人参与了竞争,优化了中层干部结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局面,真正建立起 了有激励、有竞争、有压力、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实行绩效工作,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县卫生局在医疗卫生单位推行了绩效工资制,实行了记分工资制,根据得分多少发放效益工资,工作质量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工作待遇与患者的好转率、治愈率等服务质量直接挂钩,体现出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大大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
深化了产权制度改革,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积极操作了县医院和山大齐鲁医院股份制合作,对县医院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05年1月30日,县政府同齐鲁医院签订了正式协议,迈出了卫生产权制度改革的一大步。合作后将对县医院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可使我县人民不出县域就可享受到省级的医疗服务。
改革措施的实施,给整个卫生带来了发展的生机。2004年全县医疗卫生收入达到了1.1亿元,2004年药品价格比2000年下降38%左右的情况下,县人民医院业务收入达到4500万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比2003年增长了27.2%,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全县卫生系统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了“行风建设工程”和阳光工程,转变了行业作风,提高了社会认可度,形成了“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县卫生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平安临沂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