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新闻>新闻专题>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诸葛亮生平
站内搜索:
隆中历史沿革
2007-05-23 09:24:00 作者: 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网站

  隆中是诸葛亮十七岁至二十七岁(公元197年――207年)躬耕读书的成才之地。诸葛亮在隆中的十年中,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密切关注天下大事。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在政治上逐渐成熟。频繁的社会交往,名士的垂青,又使他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公元207年,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下,亲自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住的草庐,敦请诸葛亮出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刘备谦虚诚恳的态度使诸葛亮深为感动,于是他便把在隆中十年所观察的天下形势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兴复汉室,统一全国的战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策”。由于千古奇策《隆中对》对三国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孕育和提出这一千古奇策之地就在隆中,这就使隆中成为三国史上的重要地方,成为后世缅怀先贤、纪念先贤的重要名胜地,历朝历代都得到保护、维修和建设。
    诸葛亮离开隆中后,他住的竹篱草庐依旧保存了下来,据南朝盛弘之《荆州记》载,诸葛亮草庐前“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避暑台。宅西面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瑟为《梁父吟》,因名此为乐山。”诸葛亮一家离开隆中后,曾有一户姓董人家在草庐住过,因“家殄衰亡,后人不敢复憩焉”。
    诸葛亮离开隆中的第二年,即公元208年,襄阳被曹操占领,直到西晋统一全国为止,襄阳一直是曹操的地盘,所以这期间隆中诸葛亮故居一直无人过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他的聪明才智和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尊敬和推崇。蜀汉大臣和广大百姓上书要求为他立庙。当时蜀汉后主刘禅只同意在汉中郡的沔阳诸葛亮归葬的地方为他立庙。西晋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屡次向臣下询问有关诸葛亮其人其事。晋永兴年间(公元304年――公元306年),驻守襄阳的镇南将军刘弘来到隆中凭吊诸葛亮故宅,触景生情,遂命陪他一起到隆中的镇南参军李兴写了一篇《祭诸葛丞相文》,这便是有史记载以来襄阳隆中第一块纪念诸葛亮的碑文。这篇碑文最早见于晋王隐《蜀记》。《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称:“《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诸葛)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椽李兴为文: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亮故乡。……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日居月诸,时殒其夕……今我来思,觌尔故墟。’”这篇碑文是诸葛亮死后70年写的。诸葛亮的草庐由于年长日久无人居住和维修,早已颓垣断壁。因此,刘弘、李兴等人来到隆中时,所能看到的,只不过是“故墟”而已。
    东晋时期,隆中诸葛亮故居已得到重修,并兴建了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荆州刺史别驾、史学家习凿齿来到隆中,撰写了一篇《诸葛武侯故宅铭》。他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赞扬诸葛亮是“达人”(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伟匠”(伟大的人)。习凿齿游览隆中,不仅兴致勃勃地观赏了诸葛亮当年“躬耕西亩,永啸东峦,迹逸中林,神凝岩端”等胜迹,而且还瞻仰了经过后人修葺的诸葛故宅。此时的诸葛故居,不再是50年前刘弘、李兴到隆中时看到的“故墟”一片,而是面目一新,建筑物上出现了“雕薄蔚采,鸱阑惟丰”(色彩斑烂,刻有鸱尾、鸱吻等凶禽图案的装饰物),与当时的庙宇无异。由此证明,隆中最早的武侯祠,始建于东晋。
    南北朝至隋朝时期,隆中诸葛亮故居及武侯祠不断得到维修。刘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盛弘之撰《荆州记》载:“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又载:“宅西背北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琴以为《梁父吟》,因名此山为乐山。”再过80余年,到梁武帝普通四年至中大通二年(公元523年――530年),鲍至撰《南雍州记》中,记载他目睹“隆中诸葛亮故宅”,“今宅院见在”,及宅院“有旧井一,今涸无水”。鲍至还记载“齐建武(公元494年――498年)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
    唐代,隆中诸葛亮故居的名声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唐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以诸葛亮为题材的“民间小说”、“市人小说”、诗歌、“杂戏”大量出现,诸葛亮的故事传说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传。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襄阳)李景让维修隆中武侯祠,并立“蜀丞相武乡忠武侯诸葛公碑”,碑文由李景让撰,无名氏篆额、碑的背面刻有唐代进士、中书舍人(朝廷内负责撰拟诏旨的高级属官)孙樵写的《刻武侯碑阴》碑文。碑文收录于《唐文粹》卷55中,碑文表达了人们对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期间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忘我牺牲精神的无限崇敬,纪录了后世人民群众永远怀念诸葛亮的盛况。碑文说:“武侯死殆五百载(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至唐大中年间已有600余年――引者注),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这块碑直到南宋时还完好地保存在隆中。南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载:“唐蜀丞相诸葛公碑,大中三年(应为大中十年――引者注)李景让撰,今在隆中。”
    唐代末年,藩镇林立,后横天下。襄阳也是兵争之地。随着诸葛亮知名度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隆中诸葛亮故居也成了兵家们祭拜的场所,祈求诸葛亮保佑自己在兵争之中取得胜利。据南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载,隆中在唐代末年有一块建武灵王庙的碑:“《改封诸葛亮武侯灵王庙记》,唐光化五年封诸葛孔明为武灵王,碑今在隆中。”(按:唐光化四年(901年)四月改元为“天复”,此“五年”疑为“三年”之误写。《湖北通志》卷99《金石》,即作此推测――引者)为什么唐昭宗李晔会在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将诸葛亮从武侯改封为武灵王,改隆中武侯祠为武灵王庙呢?考察当时的历史背景,光启(公元885年――888年)初年,秦宗权部将赵德湮攻襄州(襄阳),被命为山南东道节度留后。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德湮死,子匡凝“由唐州刺史自为山南东道节度留后,昭宗即授节度使。不三年,以威惠闻,累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匡凝矜严盛饰,前后持鉴自照”。(见《新唐书赵德湮传》及附《赵匡凝传》)很可能就是这位驻镇襄阳、身兼中收令的赵匡凝,为了以古自昭,才乞赐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改其故宅为庙,并兴修庙堂,立碑作记的。诸葛亮由武侯而为武灵王,是封建时代对其位望的一次升级,隆中的规格也由此进一步提高。
    这一时期,寓居或路过襄阳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大都要到隆中游览和拜谒诸葛亮故居。唐代江陵诗人崔道融到襄阳时游隆中,写《过隆中》诗一首:“玄德苍黄起卧龙,鼎分天下一言中;可怜蜀国关张后,不见商量徐庶功。”(《全唐诗》卷714)诗人从观瞻诸葛亮草庐联想到刘备在动乱形势下起用了诸葛亮,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一席话,便促成了天下三分。由此说明有了人才便会有天下;可是蜀国在关羽、张飞等大将死后,再没有象徐庶那样能够举荐贤才的人出现,故而形成了人才匮乏的可悲的局面。唐代著名诗人胡曾写过赞咏诸葛亮的系列诗,其中《隆中山》一诗写道:“乱世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蜀王不自垂三顾,安得先生出草庐。”(《全唐诗》卷647)诗人看到隆中的躬耕田和草庐感叹道:在汉末世道混乱、军阀征战的社会环境中,孔明却乐于在隆中这个地方躬耕;若不是刘备三顾,怎能使他离开草庐?

    五代时,隆中又增建“武灵王学业堂”。据《舆地纪胜》载,在隆中卧龙山有诸葛亮当年的读书之所,故建“学业堂”。五代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隆中武灵王学业堂竣工,并刻碑纪其事。碑文由天福间襄州节度使安从进的观察判官李光图撰写。《复斋碑录》载:“《卧龙山武灵王学业堂记》,李光图撰,正书,无名氏篆额。天福三年七月记”。
    宋代,隆中规模又有所扩大。曾巩、王安石、苏轼等许多名人都到过隆中,记下了他们对诸葛亮的赞颂和所见所闻。北宋文学家曾巩(公元1019年――1079年)在襄州(襄阳)为官时,去隆中,写了《隆中》诗。诗中叙述了他在隆中看到的躬耕田和茅舍,赞许诸葛亮隐居躬耕,慎重选择明主;诸葛亮以自己所具备的管、乐之材,获得美名,不是虚传。(曾巩《隆中》诗,见清乾隆《湖北下荆南道志艺文》卷22)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在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从湖北荆门去开封,路经襄阳游隆中,写下了著名诗篇《隆中》诗:“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空余蜿蜓迹,使我寒涕垂。”诗中盛赞襄阳隆中虽是山野之乡,却培育了诸葛亮这样的“万乘师”人才。诗中“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等句,描绘了作者在隆中武侯祠看到的姿态雄伟、栩栩如生的诸葛亮塑象。
    这一时期,隆中在社会上的影响有了扩大,诸葛亮在隆中十年的事迹,成为当时青少年就学时的典范,甚至把隆中作为诸葛亮的代名词。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5年)进士,徽宗时累官至兵部侍郎的邹浩,在襄州(襄阳)为官时,写了一篇《襄州迁学记》(见《湖北通志》引《道乡集》)。这篇碑文记叙了襄州学堂由襄阳城外迁至城内的缘由和经这,迁建后的规模以及该文学堂对培养人才的意义。碑记最后说:“(经这在学堂获得修身之道和治世之才),由此辅世必有如鹿门之节义者出焉:盖可以指是俟也。”邹浩用“隆中”指代诸葛亮,用“鹿门”指代庞德公。由此可以知道,隆中和诸葛亮在宋代人们心目中已有很大的影响力。
    南宋是一个充满民族危机和灾难深重的时代。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口号和他进行北伐而殉身于前线的坚持斗争精神,正是符合当时人民所需要的朝代精神,对于正在坚持抗战的广大军民具有极大的感召力。这一时期,隆中诸葛亮遗迹和纪念建筑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加强。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四川阳安进士、显谟阁直学士刘光祖奉诏从四川到临安(浙江杭州),专程绕道襄阳,拜谒隆中诸葛故居,撰写了《祭诸葛亮文》。文中叙述了他到隆中“祗谒遗宫”,也就是瞻仰诸葛亮故居和武侯祠的情景:“当他看到“矫矫犹龙”的诸葛亮塑像,便想到诸葛亮一生的辉煌历程,从“躬耕南阳,高卧隆中”一直到“渭水秋烟,草庐夜空”,对诸葛亮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兴汉曰武,托孤曰忠,经千万年,仰止弥崇”。作者面对南宋山河破碎的现实,企盼今日能够发扬诸葛亮的精神,抗击敌人,收复失地,重新统一中国,发出了“借公余略,潜折敌冲;惮公德威,华夷所同”的呼吁。这篇祭文的面世,在当时激励人们进一步敬仰诸葛亮,隆中的声望也进一步扩大。
    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1368年),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诸葛草庐,称为隆中书院。
    隆中诸葛亮故居和武侯祠在明代曾遭到巨大破坏。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袭封襄阳王的简王朱见淑,羡慕隆中山水佳奇,看中隆中的好风水,选择隆中作为自己的墓地。他上奏皇帝,把隆中封为“藩陵”,把隆中山改为座山,与隆中山隔谷相对的山定名为面山,偏东的山定名为旗山,用以衬托作为藩陵的座山。他毁掉诸葛草庐,在隆中山左臂另建草庐。迁走隆中书院,封山驱民,大造墓地,使原有的土木建筑,特别是两晋以迄唐宋时期的碑刻石铭,破坏殆尽,荡然无存。这是诸葛亮离开隆中后1200多年来隆中遭到的最大浩劫。朱见淑死后,他的庶二子、光化王朱暂理襄阳府事。朱和襄阳府左长史林光请于朝,又在隆中山“左方隙地”重建武侯祠。并上秦皇帝说:“隆中亮庙历唐、宋、元皆知崇奉,实非异端淫祠之比”,“先年,简王慕隆中山佳奇,择为茔地,后人不能体王之意,将诸葛亮祠迁一于山之左臂。地既非宜,庙且陋小,神获不安,人未蒙福。隆中东去数十步,山 有一洼,欲将亮庙移建。”(见《襄阳县志.祠祀(明襄王崇慰先贤疏)》)明正德二年(1507年),明武宗朱厚照批准建庙,并御赐庙额“忠武”。到了嘉靖乙酉年(公元1525年)正德进士徐咸任襄阳知府,到隆中拜谒诸葛亮故居,看到武侯祠“湫隘倾祀”(低洼狭小,房屋倾斜),“瞩目为之愀然(怆)”遂与监察史王秀共同发起重修诸葛武祠。(见明·郑杰《重修诸葛武侯祠记》)。
    明嘉靖十九年(1540)隆中立草庐碑,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江汇题字,正面书“草庐”,背面题“龙卧处”。此碑现保存完好。
    明万历二十年(1529),中宪大夫,都察院协院事左佥都御史李祯重修武侯祠,并购祠产,增建房层,立《重修碑记》一块,记载了隆中遭襄简王破坏以后的情况。碑阴刻诸葛亮画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诸葛亮画像。
    明崇祯十六年(1643),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襄阳,改襄阳为襄京,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称新顺王。起义军杀藩王,同时挖掘那个迷信风水毁坏诸葛亮故居的襄简王坟墓,为隆中原貌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隆中十景”是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形成的。成化初年,荆南道观察使吴绶维修隆中,增建了供有刘备、关羽、张飞塑像的“三顾堂”;在三顾堂后山一棵千年古柏树下建起了“古柏亭”,以象征诸葛亮的崇高品德千古长存;在隆中山腰建了一座供僧侣住的“野云庵”。以上为三处纪念性建筑景点,另外还有七处遗迹放心一景点,这就是:诸葛亮一家人用过的水井,后人砌上了正六边形石栏,称为“六角井”;诸葛亮耕种过的田地,后人称为“躬耕田”;诸葛亮引山上的泉水灌溉田地,泉水流出的山洞,后人称为‘老龙洞“;诸葛亮躬耕基读之余,经常坐在上面休息,抱膝长  的一块岩石,后人称为”抱膝石“;诸葛亮爱站在溪边赏月的一条小溪,后人称为”半月溪“;诸葛亮常站在上面吟诵《梁父吟》的一块大青岩石,后人称为“梁父岩”;刘备‘三顾茅庐“时遇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的小石桥,后人称为“小虹桥”。合起来就形成了“隆中十景”。明代吴绶和进士王越先后作过“隆中十景诗”。
    隆中在清代经过多次维修,并有所扩建,主要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郧襄观察使蒋兴芑重修;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明末起义军捣毁藩陵基础上重建武侯祠庙;并在草庐原址立草庐亭;雍正七年(1729年)襄阳府事尹会一重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中宪大夫、湖北分守安襄郧道兼理水利事务李敏学重修;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1888-1893)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湖广总督裕禄和湖北提督程文炳重修,另新建抱膝亭,新立“古隆中”牌坊。

    民国二十一年(1932)蒋介石到隆中。襄阳地方政府修筑自襄阳城至隆中的公路,征集民工13000人,开挖土石方23000立方米,修桥三座,涵洞三处。蒋介石为隆中题写了匾额、楹联,举行祭祀仪式,拔款维修隆中古迹,新建中正亭、中正堂,重修荷花池、铜鼓台等,并立碑作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隆中的保护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1954年、1957年、1980年、1985年先后多次对武侯祠、三顾堂、野云庵、三义殿进行了维修或翻修,为明代碑刻加修碑亭。1984年新建了吟啸山庄、老龙洞景区建筑群。1987年重建了隆吕书院,修复了诸葛草庐。胡耀帮、李先念、赵紫阳、李鹏、万里、薄一波、姚依林、方毅、陆定一等先后游览隆中,并留名、题词或撰书楹联。
    1965年董必武为隆中题词:“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1964年郭沫若为隆中题词:“诸葛隐居隆中时,躬耕自食,足与陶渊明先后媲美。然陶令隐逸终身,而武侯则以功业自见,盖时会使然。苟陶令际遇风云,未必不能例桃花源实现于世。如武侯终身隐逸致力于诗,谅亦不逊于陶令也。”郭老题词耐人寻味。过去有人认为诸葛亮功业见长,诗文见短;而陶渊明诗文见长,功业见短。郭老指出,他们二人的这种差异,主要是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个人的不同际遇造成的。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了诸葛亮。1990年3月15日,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大型文献性工具书《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谭其骧先生为隆中题词:“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邓县之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北周省邓县,此后隆中遂属襄阳。”
    1994年1月10日,国务院“国函〔1994〕4号”文件公布隆中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国发〔1996〕47号文件”,公布隆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栾晓磊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