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孙承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认为,东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比较好,要按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上率先实践、率先破题。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季建业认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重大历史任务。
地处长江下游的扬州是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民人均增收千元行动”计划、农村“八件实事”工程、“全面小康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去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86亿元,比2000年增加23亿元,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5215元,比2000年增加1751元,年均增长8.4%。
“扬州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季建业说,“现在的关键,就是认真贯彻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各项部署,加大力度,强化统筹,创新理念、思路、体制、环境,以‘一调整、两改善、三提高’为主要着力点,奋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一调整”,就是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快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
——“两改善”,就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
——“三提高”,就是以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农民科学文明水平。
富裕农民,塑造农民,提高农民——季建业认为,建设新农村,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民。要把政府支持、社会资助和农民的辛勤劳动结合起来,把尊重群众意愿、动员群众参与贯穿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之中,坚持农民的事尊重农民意愿去办、农民的事引导农民去办、农民的事鼓励农民自主去办,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今年春节前,扬州市委、市政府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选调80名科级干部到各乡镇挂职,指导推动新农村建设。接下来,他们还将分次分批从城镇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医生和科技人员下乡参与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给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季建业说,“率先在这个问题上探索道路、积累经验,这是东部地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