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号飞天成功,在太空中划上一道亮丽的彩虹;“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轨迹,同样是一道令世人瞩目的彩虹。
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我们告别“十五”;怀着美好的憧憬,我们迈向更加辉煌的“十一五”。去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指明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
“十一五”的序曲已经奏响,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新阶段 新任务
关键词:战略机遇期、科学发展观
展望“十一五”,我们充满信心。刚刚过去的“十五”,我国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到2005年,我国GDP总量达18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十五”的GDP年均增速超过9%,明显高于“九五”年均增速8.3%。国民经济增长快、效益好、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为“十一五”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放眼全球,我们也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使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两种资源相互补充,也为我们后来居上、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更重要的是,“十五”期间,我们进一步廓清发展思路,树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今年年初,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召开“两会”。细心的人发现,各地不约而同地把“民生”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紧迫地认识到“转变增长方式”时不我待。
展望“十一五”,我们任重道远。
未来的五年,也将是矛盾的集中期和凸显期。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同时,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又提醒我们,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突破。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主要目标包括: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国民经济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将迈向更加宽裕的小康,我们的国家将更加强大,更加文明,更加现代化。这既为我们勾勒出“十一五”的美好前景,也为我们定下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
真抓实干 再创辉煌
关键词:新农村 自主创新
“十一五”的前景无比美好,关键是真抓实干,把规划变为现实。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条红线。与前几年各地一味强调招商引资形成对照,山东省明确提出,要变“引资”为“选资”。从2004年起,山东逐步清理了多个小钢厂、小水泥项目。该降温的降温,该升温的还要升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这三大新产业脱颖而出。广东也在酝酿发展模式之变———过去是吸引有钱的人来投资办厂,吸引没钱的人来打工,而现在,他们却筹划着吸引全球最有智慧的人来创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面对一系列矛盾,如何解决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才刚刚破题。要加快发展,更要科学发展,仍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的一项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十五”期间,中央把“三农”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在宏观调控中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尤其是2004、2005年的连续两个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政策不断完善,实现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良好局面,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体系取得突破进展、加速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时期。2006年,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央又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这五年间,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左右世界竞争格局的跨国公司愈加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只有形成一批这样的企业,才能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的形势。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我们还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十一五”舰船已经起航。不管一路上有多大风浪、多少险滩,只要我们沿着科学发展的航道奋力前行,美好的未来就在前面! (本报记者 张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