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代表委员一起读《政府工作报告》,大家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总结2005年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工作时提到了一组数字:“在教育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对592个重点贫困县17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还为中西部地区1700多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许多辍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
一组数字,令人感慨万千。
7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的一年预算中也并不算太多,特别是体现在整个2005年的中央财政用于发展的各项社会事业,包括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支出的1168亿元中,70亿只是个零头。然而,70亿元所产生的作用,却令人惊讶———“1700万贫困生”将因此直接受益,可以让“许多辍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
1700万是个什么概念?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总人口也没这么多。此时,我们一方面感慨于我们的家大业大,感慨于中央政府以有限的财政资金,面对庞大、繁杂的开支而精打细算;另一方面却不禁要为如此数量的少年人群因此得以接受基础教育而喝彩————可以想象,他们中间会有相当部分人能够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将来甚至会有一部分人升入高等教育阶段;难以想象,1700万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口,将会对一个国家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其实再仔细算一笔账,70亿元分摊到1700万名贫困生中,每人还不到412元钱,而这在许多人看来不起眼的412元钱,的的确确是花在了刀刃上。
教育是国家的基石,世界上有远见、负责任的国家和政府无不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工程。而对待作为基石之基石的基础教育,许多国家也都曾出现过现实的两难选择:同样有限的国家财政资金是侧重于投入可以直接产出人才的高等教育,立刻为发展所用;还是放眼长远,加大普通初级和中等教育的支持力度?这个问题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当天就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代表委员们认为,在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要在自主知识产权经济上急起猛追,急是急不来的,要从根本抓起。当前我国应加大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民的基本素质。用二三十年时间,使农村孩子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在人才的数量上超过西方。国家要把基础教育作为所有战略中最重要的战略,要在战略高度上超越发达国家。当我们将人口劣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的时候,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令代表委员们备感欣慰的是,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对此作了明确而坚定的回答:
“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
记者清楚地记得,总理报告至此时,短短半页文字,代表委员们曾报以三次热烈掌声。 □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