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格局。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每到春运高峰,人们熟悉的场景总会重现,亿万农民大包小包、拖儿带女地从一个城市回到并不富裕的家乡,在和家人短暂的团聚之后又再次踏上行程,去城市追求自己的梦想。中国有9亿农民,如何让他们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在自己生长的地方安居乐业,是中国每一个领导人都最为关注的问题。
不可否认,经过改革开放,农村出现了不少“富裕村”,农民兄弟日子也越过越好。但是一些统计数字依然让人揪心———农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民只有不到四成,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全国约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六成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还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今年1月21日,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近3年来第3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
温家宝总理本次所作的政府报告中则再次强调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平均到9亿农民兄弟身上,每人“消费”377.4元。这意味着中央财政每支出的6.5块钱中,就有1块钱实实在在花在了农民的身上。温总理在报告中还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要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从20元提高到40元;今年全国还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切都让9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美好的期盼。
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战略决策和宏伟奋斗目标,9亿农民备受鼓舞,豪情激扬。人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9亿农民的日子也会过得越来越红火。(邵泽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