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话题,在这个春天很热。
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前,在小组讨论的发言里,在代表委员会下的交流中,“创新”这个关键词,频频被提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代表委员们献计献策。
这几天,韦钰委员的“博客”上,有个帖子回帖最多:“这两天我在参加全国政协的年会,为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草拟了大会发言,希望听到大家对科学教育的建议。我发言的题目是,从娃娃抓起,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创新文化。”
对此,不少网民给出热烈回应。有网友表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赶紧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保护他们的创新热情。
林东池代表是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心理学高级讲师,做了30年教育工作,她有自己的心得:“0至6岁,孩子有宝贵的探究世界的精神,我们应该保护这种精神,不要压抑这种宝贵的创新热情。”
“西北状元县”甘肃省会宁县第五中学副校长王锡武代表讲了个小故事:“我外甥两三岁时,什么都拆,新买的小汽车,拆开想看看里面的司机坐在哪儿。我妹妹就把孩子打一顿;白白的墙上,孩子乱写乱画,得,又挨了一顿打。我自己是老师,家里教育环境相对宽松点,但孩子把新买的玩具拆了,我也批评孩子,还说,再不给孩子买了!我们经常慨叹,孩子长大后,我们才懂得该怎么教育他们。”
这故事听来这么熟悉。这个孩子,好像就在我们身边,他充满兴趣地探索着,用充满小问号的眼睛到处发现,但不少家长对孩子说,“别动这个,别动那个,听话才是乖孩子。”
孩子越“乖”越可爱,“循规蹈矩”才有出息,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而且还耽误了孩子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
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正因如此,代表委员大声疾呼,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必然是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国民组成的,营造的是一个具有创新文化的社会氛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文化;要加大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的质量和水平;从幼儿园开始设立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把科学课列为小学的核心课程……
一条条建议,情真意切,一个个议案提案,凝聚着代表委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责任和憧憬。
记者感受着代表委员的急迫心情,也不忘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采访结束,我告诉林东池代表,这几天北京有个生命科学探险展,特别受孩子欢迎。展览用游戏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孩子们在神秘的“人体宫殿”中游玩,在放大的舌头上跳舞,听到“巨人”打嗝的声音……林东池代表眼睛一亮,“学习本来就是件快乐的事,我们就是要多设计这样的课程和展览,让孩子享受创新的乐趣!” (王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