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飞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就要开幕了,这使我不禁又念叨起鼓掌的问题。因为“两会”涉及鼓掌。
每年“两会”,各种报告和发言总会被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打断,这一方面反映了代表委员们的振奋之情,但同时也延缓了会议进程,而多次、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与“两会”的性质和功能所应该有的气氛并不协调。去年“两会”结束后,我曾经与一位政协委员交流过,问他感受如何,他说:“震动颇大,听完报告,两手就麻木。”这说明在有些时候,鼓掌已经成为代表委员们的负担。
但对一些记者来说,“两会”的掌声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潜心研究鼓掌的特点,认真统计领导报告过程中鼓掌的次数、时间及音量。有些报道甚至仔细到将每次鼓掌潮起于什么章节、持续几分几秒、高达多少分贝都记录下来。不仅如此,还要点缀诸如“赢得”、“热烈”、“动情”、“雷动”、“雷鸣”、“长时间”、“经久不息”之类烘托语。只不过这样的报道多了,就有炒作气氛、煽鼓谀情之嫌,受众们也开始产生“腻歪”的心理。
其实,“两会”是国家最高层次的会议,目的是议论国是、决定国策,应该多来些实的,少弄些虚的。开会不鼓掌,并不意味着报告不重要、不精彩,也不能据此认为听众不欢迎。倘若鼓掌过滥,再振奋动听的掌声,也会惹人厌烦。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也许值得我们借鉴。据中新社报道,去年2月14日,联合国决定,“安理会会议上不许鼓掌,情人节也不例外。”对中国来说,绝对禁止鼓掌,似乎苛刻了些。中国有讲礼仪的传统,完全不让鼓掌与国情不符,但将掌声一般限制在报告开始和结束等特定时段也未尝不可。这样做,最起码可以节约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避免与会者叫喊“手麻臂痛”。
同时,参加“两会”采访的新闻记者们,也应少当“鼓掌统计员”,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采写有价值的新闻上,使受众远离“震耳欲聋”的掌声,多得到些实实在在的新闻,让“两会”通过记者之手成为一年一度的普法盛会,而不是鼓掌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