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孟娜 倪四义)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3日开幕,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5日召开。根据安排,今年两会将更加公开、透明、开放,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更多更快地了解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的情况,有效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制订。
2006年两会的开场与以往不同的是,政协大会的开幕式由电视台、广播电台现场直播。据两会新闻中心官员透露,除了以往的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大会闭幕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以及会中的外长招待会等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外,大会还将增加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电视直播。
“今年公众获取两会进程和各种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两会新闻中心官员说。今年两会还首次开通了“网上新闻中心”,两会新闻发布会场次将增加,各代表团全体会议至少有一场向中外记者开放,两会收到代表的议案、提案以及意见和建议情况每天都会向新闻媒体通报。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每年一度的全体会议肩负着审议通过年度政府工作各项方案以及重要立法等工作,今年还将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同步举行的全国政协大会上,来自中国各阶层的委员参与讨论人大议程,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记者在今年两会上获取信息更加容易,尤其是网上新闻中心使用起来很方便,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大会的重要消息,”美国彭博新闻社的一位记者说。
“电视台对人大全体会议直播的场次增加、代表团全体会议可以更多地向媒体开放,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看到中国立法者参政议政的真实情况。”新加坡《海峡时报》的一位记者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人士介绍说,本次大会新闻发布会的场次增加到了7场,除了大会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长新闻发布会和总理新闻发布会,还包括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以及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举办的发布会。以往全国人大代表在大会期间议案和建议的提交情况往往只在议案截止日期后对外公布一次,本次大会将可能会尝试每天都将议案和建议的提交数量和关注的焦点问题公之于众。
全国人大代表付勇林说,两会不断走向公开、透明、开放和2005年以来一系列出现在立法进程中的新现象有着某种契合——中国立法机关逐渐揭去其神秘的面纱,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势。
物权法的制定就是其中一例。物权法草案已于2005年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于争论较多,草案最终没有按照原有的“时间表”继续提交审议通过,而是列入了今年立法规划,准备进行再审议和讨论。
“物权法是关系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一部基本法,至关重要,”付勇林说。“有人认为争论阻碍了物权法的立法进程,但是我不这样看。争论虽然使法律的出台推迟了,但只会让我们对法律涉及的问题看得更明白,立法更完善。这就是民主制度的必然,也是全国人大开门立法的体现。”
引起社会广泛争论的还有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穷人富人、东部沿海和西部偏远地区的人们对起征点的标准看法各异。由于分歧太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在其立法历史上首次召开了有普通公众代表参加的立法听证会。最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听证会上的综合意见将个税起征标准从国务院提请审议的修订案中提出的1500元提高到了1600元。
“立法的民主需要透明,需要公众参与。新闻的开放状态、立法中的争论状态,都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一股明朗的民主之风,更让人们对今年刚刚开始的两会充满期待。”付勇林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