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启动“全社会为‘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言献策”活动后,一位89岁的北京赫哲族老人多次去国家发改委要给规划提建议。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今天在人大会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建言献策”活动的两个月里,有5000多人通过电子邮件、留言、信函、走访,给规划提出了数以万计的建议,许多建议都写进了代表正在审议的《规划纲要(草案)》中。
除了89岁的赫哲族老人外,马凯清晰地记得有广东某县的一名小学生,“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建议是一定要注意农村的环境卫生,非常好。”马凯说。
感动马凯的还有辽宁省一名叫石宁的青年,这名开书店的年轻人用几个晚上写了232条意见,有3万字,提出了关于节能、安全、公务员考试制度改革等建议。
马凯指出,为了广泛发扬民主,除了全社会建言献策外,“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还有三个“首次”:首次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对涉及“十一五”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开展了160个重大专题的研究,形成的主报告就有500万字;首次组建了由37位各领域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咨询论证,并召开了4次专题论证会,专家咨询论证报告随《规划纲要(草案)》一起上报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供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时参考;首次在《规划纲要(草案)》正式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前,印发到各地,请各地人民代表进行初审,很多意见在初审后就被采纳。
马凯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总理还主持了4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对《规划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一批来自基层的农民、工人、文艺工作者、科技工作者,走进中南海和总理面对面地交流,提了许多宝贵意见。马凯介绍说,原来《规划纲要(草案)》只有17个专栏,在总理开座谈会的时候,很多代表认为文化非常重要,希望加个文化专栏,最后草案中就加了文化专栏。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被一些专家形象地称之为“到民间‘买思想’”。
据马凯介绍,《规划纲要(草案)》在反复征求意见过程中,曾经十一易其稿,最终才形成了提交会议讨论的草案。(记者刘世昕 万兴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