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3月13日电(记者 朱继东)随着振兴环渤海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同时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东营市如何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东营港建设管理办公室、东营市临港工业园筹建处主任、党组书记巴洪斌在经过长期调研后提出,使东营市享受天津滨海新区的系列政策,保证东营市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日显必要和紧迫。
巴洪斌代表说,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东营市,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良好的工农业经济基础,较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东营市依托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典型的随矿而生、随矿而兴的矿业资源型城市,现其发展基本仍属于资源型、粗放型和内向型的经济模式。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东营市应遵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积极发挥作为沿海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扩展和延伸工矿产业链,培育支柱替代产业。东营市的迅速发展必将能充分发挥海上优势,实现沿海与内地经济要素的互补,推进黄河三角洲的深度开发,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东营市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在立足于自身优势、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国家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东营市若取得与天津滨海新区同等的政策环境,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合作与发展。
东营市的发展有利于加快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进程,港口建设也已经成为大力发展东营的历史性举措。巴洪斌代表告诉记者,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有20多个城市遥相呼应,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港口对区域经济的推动显而易见。然而,从龙口至漳卫新河700公里海岸线上,既无大中型港口,更无集疏铁路,导致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布局失衡。东营港地处环渤海港口布局中心区位,向外海延伸9公里,即可达到负13米深水位,可建设3至5万吨级码头,建港条件优于天津港、黄骅港、龙口港、潍坊港、东风港等。东营港口的建设必将打开黄河流域的东部出海口,开辟海上运输通道,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量要求,促使东营市和山东省参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活动。作为俄罗斯远东、东亚和东北经济区与华北、中原经济区海陆通道的控制点,黄河三角洲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环渤海经济圈的一员,其区位条件决定了东营港不仅在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将成为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巴洪斌代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同时指出,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环渤海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滞后。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首先是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企业机制普遍不活;其次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内聚力不强,整体推进一体化难度很大;再者是核心城市间缺乏分工,区域整体优势还未得到发挥;第四是城际间交通网络相对滞后,制约了生产要素的流动。环渤海地区虽然建了多条高速公路,但网络化程度偏低,城市间通勤距离和时间依然较长,影响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最后是现有的金融格局无法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为实现一体化,相关方面就环渤海地区的整体的发展思路已初步达成共识:首先是制定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其次是从京津冀的合作开始,建立一个能够协调三地、级别较高的协调机制;再者是实现京津的经济整合,构造大北京都市圈;第四是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区域经济整合;第五是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变本区域政府推动型的经济现状;第六是抓住天津滨海发展银行成立的契机,构造统一的区域性金融市场;最后是进一步深化产业和地区分工,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东营市应紧紧抓住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的历史机遇,积极跟进,与天津滨海新区进行优势互补,不断地推进体制创新,促进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强整体的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内协作水平,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巴洪斌代表还对东营市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条件从基础条件、政策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与天津滨海新区相比,东营市的自然矿产资源优势更加明显,能够为东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后备土地资源充足,且绝大部分是不适宜耕种的重度盐碱地,可作为建设用地的空间很大。目前东营市的经济结构仍属于内向型,外贸依存度和外资利用水平与天津滨海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东营市的交通设施、科研条件等还需进一步改善,以满足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并且东营市得到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关注和支持,也得到了国家及山东省提供的良好的发展机遇。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的建立,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将使东营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已强调要振兴环渤海地区,显然,东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纳入到国家战略部署,这也就为东营市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政策保障。东营港的扩建更将推动东营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但是,与天津滨海新区相比,东营市的发展在政策、财税等方面存在着瓶颈约束,缺乏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国家应给予其相应政策的扶持,以强化其区域功能,实现经济腾飞,使东营市真正起到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作用。作为环渤海城市群中的东营市,与天津滨海新区实行优势互补、产业合作,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竞争力。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东营正加紧建设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力争成为黄河三角洲和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其快速发展,将推动黄河三角洲的深度开发,带动和辐射山东省乃至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实现矿业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
鉴于东营市的发展目标、区位优势和目前的经济政策环境。巴洪斌代表最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东营市享受天津滨海新区的系列政策:首先是尽快建立国家级开发区;其次是在经济建设项目审批方面,给予东营市自主审批权;再者是东营市内的外资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率等优惠政策;第四是增加对东营市的财政支持;最后是在东营市安置国家战略产业,如建立和形成物流和装配、能源储备、粮食储运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