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亮相1 约束性指标 规划纲要草案原文: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张德二委员:
很高兴看到“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列出了8个“约束性指标”,包括了单位GDP能耗、耕地保有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森林覆盖率、农村医疗合作覆盖率等等。这说明我们正在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完成这些约束性指标,首先要大力推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快建立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考核体系。
其次,各地区、各行业要将这些指标目标逐级分解,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第三,要抓好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的节能生产,制定节能措施和改造方案,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些约束性指标提出后,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制定一本细账,比如说重点难点在哪里、政府要做些什么、各行业和企业怎么做等等。
这样一来,全社会对“十一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充分知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科技进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节能管理,这些目标完全可以顺利实现。本报记者 秦海波整理
新词亮相2 主体功能区 规划纲要草案原文: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圣坤委员:
过去我们都是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区域,这些划分方法并没有将一个地区资源的多少、人口的密集程度、原来的基础,以及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容易造成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导致部分资源被破坏,而有些资源又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第一次根据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未来国家的人口、经济、国土利用等因素统筹考虑在内,划分出四类不同的功能区域,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引导,这非常具有实际意义。对于上海这样开发密度已经很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就强调转变增长模式,优化开发;对渤海湾经济区这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正蓄势待发的地方,就强调壮大经济规模,重点开发;对青海三江源这样的生态功能区,就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而在一些国家自然保护区,则要进行强制性保护,禁止开发。
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充分体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即实事求是,按科学规律办事。这对于我们今后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报记者 郑杨整理
新词亮相3 生产性服务业 规划纲要草案原文: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蔡继明委员: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并用较大的篇幅具体安排了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这意味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最主要的内容。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一说到服务业,人们大多想到的是餐饮、百货、娱乐、美容美发等消费性服务业,这对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我国服务业的结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消费性服务业发展较为充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具有广泛的关联效应,可以提高整体经济绩效,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主体已经从原来的制造业转换到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过一般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集中表现在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所以大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将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近10年来,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并成为外国投资的重点。在我国不少中心城市,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域在增多,步伐在加快,规模在增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外资投资的新趋势新特点,积极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本报记者 徐立京整理
新词亮相4 人力资本强国 规划纲要草案原文: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发挥人才作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瞿世镜委员: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阶段的必然要求。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一个人力资本强国。一方面在制造业,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有优势,但这种优势是低端的、也是相对的,因为有的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我们更低,已经对我们构成了竞争,我们高技能的技工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在高端人才领域,自主创新的科技领军人才的积累还远远不够,具有全球化视野、能在世界范围内整合资源的企业家还比较匮乏。这种匮乏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使我们的产品只能以廉价取胜,靠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取胜,而不能占据市场高端,去获取品牌和研发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要使我们的经济获取新优势,就必须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口强国转变,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获得新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现实情况看,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所以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加强人才的培养。要建立高素质党政领导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从而使我们的人口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本报记者 李予阳整理
新词亮相5 单位能源消耗 规划纲要草案原文: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谢广祥委员:
单位能耗指标的提出,是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更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结果。
从目前来看,实现这一目标有一定难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的消耗强度较高,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情况依然普遍,加剧了能源资源的紧张状态和环境压力。
要实现这一指标,就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科技创新,解决一些高耗能企业技术改造的关键问题,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高耗能企业要带头,因为我国70%的能源是工业消耗的。企业如果能从自身做起,对接国际水平,提高能耗比,推行清洁生产,将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另外,节能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要加大对节约和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人民群众自觉树立起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人人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本报记者 王玲整理
新词亮相6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规划纲要草案原文: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增量高于上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
安徽省交通厅厅长宋卫平代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国家现在提出要围绕农村发展建设一批重点工程,这个思路非常好。我以前也在基层工作过,对农村的状况比较了解。许多地方农村之所以发展缓慢,就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过于滞后。
以我所在的安徽省的交通行业为例,长期以来因为交通不畅,许多农村要发展特色产业就十分困难。“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要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我们安徽也已经将“村村通”工程列为未来5年省内交通事业“六大工程”之一。“村村通”工程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它与商品粮基地、行蓄洪区防御等事业紧密结合,所以必须十分重视。
除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外,国家还提出了“沃土工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饮水安全”、“动物防疫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10多项重点工程,我相信只要这些工程能顺利实施,农民的生活水平一定会有很大提高。(记者 张伟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