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2006全国两会 > 最新报道

南水北调可能取水三峡 长江将为半个中国“解渴”

2006-08-31 10:49:12 SRC-247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改委主任于学信,副主任吴刚3月8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均表示,如果南水北调中线延伸取水方案通过,三峡水库将成为半个中国的水源地,给半个中国解渴。

    取水点初定大宁河

    南水北调中线由湖北的丹江口水库取水至北京,远期内丹江口水源不够。专家初步确定方案,从三峡水库取水补充,取水点设在大宁河。这一方案从大宁河取水后,穿越大巴山到汉江支流,流入丹江口水库,以补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不足。

    据悉,近年来丹江口水库上游降水比往年平均减少15%。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中,丹江口水库平均入库量388亿立方米,现在却减少了92亿立方米。随着汉江上、中游工农业用水的继续增加,南水北调中线的可调水量必将减少,取水三峡水库势在必行。

    于学信代表说,除南水北调中线可取水大宁河外,重庆还准备了一套“济渭入黄”方案———南水北调西线可从开县小江取水,经过陕西进入渭河,再从渭河流入黄河。每年几十亿的流量,不仅使三门峡水库河床淤积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解决黄河流经的北方下游地区水源大幅增加

    三峡库区水质当立法保障

    一旦南水北调工程取水三峡水库,安全和清洁问题就是三峡水库面临的两大挑战。昨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吴刚领衔向大会递交议案,希望全国人大尽快制定三峡水库管理办法。

    吴刚说,制定出台三峡水库管理办法,是保障三峡工程安全运行、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维护库区长治久安、促进库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更重要的是,制定法律有利于保护三峡水库水质。

    吴刚认为,三峡成库后,393亿立方米的库容、入库年均4510亿立方米的径流量,将提供充裕的淡水战略储备,有条件成为南水北调的后备水源。

    吴刚同时表示,三峡成库后,江水流速减缓,水库自净能力降低,需要从法律角度规范水库管理,保障水质不被破坏。考虑到水库涉及渝、鄂、川多个省市,利益关系复杂,从国家层面推进水库管理立法,将更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

    三峡工程能够确保南水北调

    3月8日,三峡问题专家、重庆大学的雷亨顺教授称,三峡工程能确保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水。

    雷亨顺教授称,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到底需不需要从长江补水,目前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13米,这使得水库总水量增加,因此无需再从长江补水。另一观点认为,丹江口水库除调水供北京用外,还要解决汉江流域供水问题,因此必须要从长江补水。

    雷亨顺认为,从长远看,要想南水北调工程达到预期效果,从三峡库区的巫山大宁河向丹江口水库补水是一个较好方案。

    他介绍,由于黄河水量严重不足,渭河又处于生态死亡边缘,为“救渭救黄”,有关方面正在深度分析论证从三峡库区的重庆小江引水,通过秦岭隧道引入渭河,最终引进黄河,即“引江济渭济黄”工程。

    两个工程调水,是否会影响三峡工程?雷亨顺认为,由于三峡水库是反季节蓄水,如果冬季枯水期调水量不变,就会对三峡工程发电产生影响,为弥补这一点,可在秦岭上修水库,以确保枯水期“引江济渭济黄”工程得以实现。

    ■链接 三峡工程有望2008年竣工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透露,按照目前进度,三峡工程有望在2008年全面建成。

    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吴刚表示,三峡工程原定2009年完工,但是按照目前进度看,工程有望在2008年完成一百七十五米蓄水,并基本完工。

    据了解,目前,三峡工程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左岸大坝全线建成,右岸大坝也超过一百六十米高程;左岸电站提前一年实现十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至二月上旬累计发电量已超过一千亿千瓦时。

    到2005年末,三峡工程分期移民任务累计完成移民安置九十四点一万人,迁建调整工矿企业一千三百七十一户,复建房屋两千八百五十三万平方米。(朱明跃 李伟 曹阳 李心成)

  编辑: 赵永刚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