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拉,男,1940年出生,祖籍山东潍坊,1963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与清华大学双聘教授。
“我骨子里还是山东人的特点,做事直率,不想拐弯抹角,我对自己这种山东人性格感觉很自豪。”两会上,一向因“直言”而被众多媒体追逐的刘西拉教授说。
骨子里还是山东人
幼年的刘西拉只在山东住过两年,却和山东有着祖祖辈辈扯不断的血缘关系。
当年他的祖父背着行李从潍坊来到济南,靠给当时的齐鲁大学一位教授家做厨师,培养出了三个毕业于齐鲁大学的教授儿子。
在山东只呆了两年,刘西拉却说着一口流利的山东话,因为“父亲在南方工作时只说山东话,从小我接触的就是山东人,我没学会本地话,却先学会了山东话。”
1952年,刘西拉跟着父亲去了南京,但在山东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这是一段非常非常美好的童年,影响了我一辈子。”
多年后返乡仍记得路
有一次,刘西拉到山东建筑大学讲课,下课后,他一个人从趵突泉出发,凭着记忆向齐鲁大学旧址(山东大学西校区)走去。
进了校园,刘西拉很顺利地找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那个小院,依旧绿树成阴,石板青青,“这条路太熟悉了,那时候我睡醒午觉,就喜欢坐在后边台阶上发呆,一到晚上,各家各户教授的孩子都跑出来,在这条路上整整折腾一夜……”
“感谢家乡保护了这段记忆,老建筑里留下的是历史,是文化,是山东的底蕴啊。”
泉水这个“魂”不能丢
有一年,他在山东建筑大学带的博士生给他打电话,说趵突泉快不喷了,刘西拉很着急,后来他到济南看了看,趵突泉又喷了,而且水还很大。
“我那个高兴啊,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候农民进城哪有钱啊,就背上一卷子煎饼,几根大葱,来到城里找个井口边一坐,卷上大葱,就着井水,就是一顿饭,水那个甜呀。泉水是济南的生命,一定要好好保护,留住这个‘魂’啊。”
本报特派记者 张洪波 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