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与网民热烈交流。 本报记者 刘军 摄
本报“两会博客”自开通以来,在代表、委员及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人气越来越旺,网友最关注的问题仍然集中在房价、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
2月8日,博主邀请省人大代表史忠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省政协委员邓相超(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来到山东新闻大厦,与网友直接交流,大众网进行了网上直播。
去小城市没啥难为情
网友:现在社会就业形势太严峻了,像我们大学生毕业有的都找不到工作。请问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邓相超:这方面我想给大家一些建议,一些同学从农村出来了再回到农村去,从小城市出来再回到小城市去,好像脸面上有些过不去。其实都留到大城市也未必好,我想大家可以换一种思路,你到济南上大学,不一定在济南就业。据我所知,一些欠发达的地方,每年到我们学校去要建筑行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空手而归,大家都不去。所以我想大家是不是可以转变观念。
解决就业难先改就业观
张刚:现在国家和政府都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家到基层,其实到二级城市去也是一条好的道路。史院长是搞职业教育的,肯定对这块很有体会啊。
史忠健:我觉得解决就业难首先要解决就业观问题,我刚才想什么样的就业观才最好,就是找到最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岗位。地域方面,在择业上不应该加很高的分值。我想,应该把自己发挥最大能力这个因子,放得比重大一些,其他方面可以放得低一点,甚至可以忽略。而且你第一次择业,未必就是你终生从事的事业。因此,也应该有不断地择业这种准备。
邓相超:我这里再加一句话,大家到大学以后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能力,要学会自学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还有,对我们山东的学生来说,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大家都默默地自己做事,自己思考,从来没想到和别人沟通,这是一个大缺点。现在这个社会如果想获得成功,合作精神很重要,合作就需要有效的沟通。
建议成立大病救助基金
网友:现在农民、低收入者、退休职工看病难,看病贵是个大问题。我们有时候看病,从挂号到拿药,一上午看不完,这是看病难的第一个问题,看病的过程就复杂得要命。第二个,你看病过程中,该看的不该看的都给你看,你有个小病,进去了就几百块钱。
邓相超:这方面确确实实存在问题,不仅是农村家庭,也包括城市家庭,如果有一个人患上了大病的话,这个家庭很可能就变成赤贫了。我想这个问题,政府拿出一部分,富有善心的人拿出一部分,各个机构再捐出一部分,在我们山东各地成立一个救助重大疾病的基金,以防弱势群体得了重病而陷入赤贫的情况。
解决看病贵关键靠政府
网友:我有一个具体问题,临时工各个单位都有,他们的医保问题就是一个空白。
邓相超:对,据我所知,不仅是农民工,很多大学生,比如说装饰装修行业,这种民间性比较强的企业,大学生就业也没有劳保,甚至就业协议都不和你签。
史忠健:这种情况我觉得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进行检查。
大病救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个人认为还是政府应该提供公共服务,在这个问题上要想有所作为,恐怕还是应该在政府方面。当然,个人和机构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从宏观层面上还是要靠政府。大病救助,涉及到医疗整个保障体系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博主感言
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动
组织这次见面会,有两件事情感动着我。
一是发出网友报名参加面对面交流活动的启事后,我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了三十多封报名信件,记者一一打电话和他们落实时,网友们都要求参加,要当面和代表、委员聊聊。可惜由于名额所限,不能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离预定开始的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退休老人石统玉就赶来了,还抱着一摞厚厚的材料,材料里什么都有,剪报、手抄本的政策文件等等。
二是史代表和邓委员,在下午开完会后,顾不上休息,也不要求我们车接,而是自己打车匆匆赶到报社,还生怕自己晚到一步,耽误了交流会,在堵车时打电话过来告知。
是什么力量敦促着网友、代表、委员们以如此大的热情参加交流会呢?我想恐怕还是网上那一条条诚恳的建议,打动了大家,激发了代表委员为民生奔走的热情,这也是民意的力量,推动着代表、委员不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