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住在济南市经一纬九路的周广成一家非常开心。他们一家在一座半简易楼上租到一间54平方米的两室一廊的住房,每月租金不过300元。不仅如此,他们2007年的廉租房补贴由4416元提高到了6336元。“住着这么亮堂的房子,不用生炉子也觉得暖和。” 高兴之余,周广成夫妇也有些担忧,“我们房东的儿子结婚了,已经告诉我们明年没法再租了。我们又要搬家了,想想不但搬家麻烦,可能房租也要涨不少了。”周广成告诉记者,“我们特别羡慕那些享受实物配租的家庭,租到政府的房子就是舒心。可是现在廉租房实物配租只是针对孤老病残,像我们这样的低保户不知道今年能不能享受到这样的好政策。” 与廉租房相比,省城首次经济适用房的推出略显曲折,480户家庭挑204套房子,这本来就是“僧多粥少”的局面。但是最后总共136户家庭选到房子,占首批经济适用房房源的三分之一。尽管如此,这仍被看作政府加强住房保障的一个积极信号,老百姓也有更多的期盼。 放弃选房的王继保告诉记者,“我们两口子没有正式工作,还有5岁的孩子和80岁的老母,虽然符合条件却真是没有钱买房子。如果能帮我们解决一下房款,就可以住上自己的房子。”市中区的李建忠为了看世纪中华城,来回在公交车上花了4个小时。他期待地说,“如果在城里面能有两室一厅的经济适用房就好了。”记者走访发现,房款、地段、户型等是决定城市低收入家庭是否买房的主要标准。 保障住房需多方互动 省人大代表、三联集团董事长张继升:对于民生问题,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和解决民众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还应该对影响、制约这些日常民生问题的深层次问题予以关注,应该树立起“大民生”的意识。 从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来看,我们是需要一个“拐点”的,从而促使房地产市场更加理性发展。在住房建设上,政府和企业各自的定位应更加明晰,即他们在保障低收入者负有住房上究竟有什么样的责任。同时,社会对政府和开发企业的期待应更理性,企业的发展模式更加良性,只有这样多方互动才能解决现有居民的住房问题。 实现“住有所居”靠三轮并进 省建设厅厅长杨焕彩:要实现“住有所居”,主管部门要在建设程序、房价,以及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利益方面下工夫。 我省今年将建成5万套以上、套型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的经济适用房,特别要推行在商品房小区中配建经济适用房。 我省将严格落实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宅占新建住宅70%的规定,防止房价过快增长。我省还要求,今后用工单位在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内要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集体宿舍,以合理租金出租,而对长期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则要逐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