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诈骗短信成过街老鼠
2007-02-14 09:01:00 作者: 来源:SRC-5380 |
代表委员为治理垃圾邮件诈骗短信会诊开方:便捷市民举报,并用重典惩治 |
■读者点题 路强(济南市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半年前遭遇短信诈骗,对方先是发来短信告诉我在××银行的信用卡在异地大量消费,我根据短信提供“银行”的电话号码拨过去,没想到就这样进了圈套,对方获取我的信用卡密码,让我遭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现在利用短信进行犯罪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每天都能收到许多,有的倒卖凶器,有的提供地下贷款,这些违法行为该治治了,希望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关注这一现象。 ■两会声音
王健利(省人大代表、济南市通信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发展研究部主任):这个问题非常普遍,我每天收到的垃圾邮件和短信加起来得有二三十条。现在,个人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去年,信息产业部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手机文化联盟”,由四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十几家信息服务商组成的联盟,将对垃圾短信进行集中治理。 2月6日,济南网通向用户发出了提醒短信,提醒用户如果收到了垃圾短信或诈骗短信,可以马上“报警”,将其转发至168884这个号码,这个号码是不收信息费的,用户还有机会获得当月网通送出的奖品。收到用户的“报警”后,技术人员将对垃圾短信进行分析,如果是SP(增值服务商)发的,那就该处罚的处罚,该封杀的封杀。 如果是个人利用短信群发器群发的短信,目前还没有什么很有效的办法。不过,据我所知,一种正在研发的新技术可以帮助用户自我屏蔽垃圾短信,由于成本高,目前主要措施还是通过网络对不正常的群发短信进行限制。另外,“入网实名制”应该是个有效的好办法,但目前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其实,各种网络诈骗或者短信诈骗,只不过是传统诈骗披上了高科技外衣,但其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危害性更大。广大市民只要把握“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一个原则,骗子再高明也难以得逞。
许云飞(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短信犯罪的方式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借助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市民已认清短信诈骗的真面目,但受骗上当遭受损失的市民人数呈上升趋势,遭受损失的数额也越来越高。 借助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的“信息犯罪”已经到了必须认真治理的程度。通过宣传让每一个市民都了解这一犯罪类型的新形式非常重要,有关部门也必须加大对这些问题的治理力度。 收到诈骗短信九成以上的市民不会选择报案,这对惩治违法犯罪分子带来不小的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我觉得应该进一步理顺报案渠道;其次,对于治理短信诈骗,我认为通信运营商必须承担必要的义务,是不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研发软件,从根子上切断诈骗短信的流行。另外,电信运营商和银行等都应该严格执行实名制,不要给骗子以机会。 本报记者 高俊峰 蒋波 ■相关提案 随着春节的临近,利用手机短信、普通邮件、电子邮件等现代信息方式犯罪的现象又开始变得猖獗起来。这些有害信息的危险和危害程度越来越高,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它。为此,我建议: 1.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对这个问题引起高度重视。省公安厅和地级市公安局设立专项工作办公室,调拨专项工作经费,开展查处利用信息进行犯罪的专项行动。 2.坚决打击。虽然对这些利用互联网、手机、邮件犯罪的行为打击有难度,但我想只要采取下述措施,一定会见效。 ①立法,迅速建立相关法规,为打击这类提供违法、虚假、有害、诈骗信息实施犯罪的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②设立方便、易行的举报办法和举报途径; ③设立相应的举报奖励措施; ④大力宣传直至家喻户晓; ⑤重典惩治,通过信息犯罪危害极大,只有使犯罪分子付出的代价远大于他的所得,惩治才会奏效。 3.对国内各个与信息传播有关的企事业单位,除了要求其本身遵纪守法外,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开发出能有效制止利用信息犯罪的软件和硬件,主动向国家有关部门举报犯罪单位和犯罪人,对做出成绩的要给予奖励、宣传和推广。 ——《关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击利用信息犯罪的建议》 提案人:许云飞
| |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