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新政频出众多学生受益 1月18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一派繁忙景象。同学们考试已经结束,都在收拾着回家的行李,机电工程学院学生朱佰蒙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不仅顺利地通过了期末考试,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贫困生,他不用再像往年那样,为春节开学后的生活费等支出发愁,因为他获得了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 朱佰蒙的幸福和喜悦,得益于2007年我省实行的一系列助学新政。2007年,省教育厅、财政厅陆续公布了一系列助学新政策,我省每年将投入40多亿元资助各类学校的贫困学生,受益学生人数将创纪录地达到1200多万。 以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一个班级为例,学院车辆2004级3班是优秀贫困生数量较多的班级,据学院赵老师介绍,该班共有学生37人,2006年,该班只有3人获得国家助学金,整个班级的奖助学金总数只有2900元。2007年,这个班级37名学生中,共有8名优秀学生获得三种奖助学金,其中一名学生获得了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两名学生分别获得了每人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5名学生获得了人均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今年8名学生的奖助学金总额达到了28000元。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民办高校学生也破天荒地可以像国办高校学生一样,同比例、同数额地申请国家和省政府设立的各种奖助学金。山东英才学院是济南市获得奖助学金数量最多的民办学校之一,总金额达到561.2万元。全校获得奖助学金的人数为2155人,其中2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9人获得省政府奖学金。 据省教育厅有关人员介绍,如今我省的一系列助学政策已经覆盖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校等所有方面。普通高中政府资助政策更是从无到有,资助比例达到在校生的8%。
2006年12月,驻济某高校教师给贫困生捐赠冬衣。 (本报资料片) 委员观点 “这是孩子们的福音”
省政协委员、淄博市第一中学校长陈贞凯: 作为一名基层中学的校长,我切实感受到了这些助学政策的好处。我们学校的贫困生很多,从1998年开始,学校就设立爱心基金,资助贫困生。资金筹集主要依靠社会捐助、师生捐款和学校拨款。虽然没有贫困生辍学,可学校的压力很大,而且这种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生完成学业。 2007年,省里的助学新政落实了,学生们很高兴,这是他们的福音,因为他们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政府每月给每个受助学生发放100到150元钱,学校再资助一部分,学生们就能很顺利地读完高中。 2007年,我们学校有200多个学生领到了助学金,学校资助了400多人,政府和学校一块使劲,就不会有一个贫困生辍学。 “明年继续完善资助体系” 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这一系列贫困生资助政策是省委省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这些政策覆盖面广,资助力度大,包括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高校等各方面。尤其是2007年实行的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政策,走在了全国前面。 我认为这一系列资助政策,主要有三方面意义。一是保证孩子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二,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教育为民生之首,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是政府对社会的庄严承诺;第三,贫困生享受到资助,就能体会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这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我省把整个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起来了,明年,我们会继续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