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点题:最近,我省围绕素质教育不断出台政策,家长们非常关心。作为家长,我经常为孩子课业负担过重而苦恼。当然,在对加强素质教育的举措感到兴奋的同时,我也有疑问,在高考形式和录取方式不变化的情况下,素质教育的效果会不会打折扣? 高素质学生成长潜力大 ■杜德新(省政协委员、青岛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 在高校工作了很多年,对于学生如何成才的问题我一直非常关注,高考考分最高的学生未必是最有培养潜力的学生,这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中尤其明显。综合素质强的学生成才的路子就比较广,工作以后往往能够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我们省率先加大素质教育力度,这意味着高校将接收到更好的生源,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提升。 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的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可素质教育体现比较充分的,也许只有幼儿园这一个阶段,孩子一上学就背上了沉重的升学压力。中学生每年订阅的教材看上去很丰富,可有些课程是根本不开的,例如体育、音乐等,在这种情形下,推进素质教育,我们除了制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应该看到,从1999年到现在,高校在校人数翻了两番,高校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步骤,使得更多的高中生和适龄青年进入大学学习,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高中生毕业升学压力不断缩小,我想这也是素质教育能够在小学、中学更好贯彻的基础。 关键还看高考指挥棒 ■张怡明(省政协委员、省实验中学教师): 作为一名常年带毕业班、带生物奥赛选手的高中教师,我常常思考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事实上,对于成绩最好的学生而言,全面的素质培养对于他们取得更好成绩往往是如虎添翼。 应该看到,受到新课改等政策推动,现在的学生综合素质正逐年提高,在我辅导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小组里,常常有各种钢琴、二胡通过高级别考试的学生。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素质教育的确应该不断加强,目前的教学改革措施不断出台,体现在高中生教学中的有新课改,体现在高考上面的有基本能力测试,最近出台的大量措施集中在对小学、初中的要求中。我觉得,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省教育厅对中小学制定的《规范》一出台,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但从类似于今年寒假要求学校给学生们按国家规定放假等众多细节着手,最终一定能实现推进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另外,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考也一定会慢慢发生变化,毕竟对于学校、家长、学生,高考形式和录取制度仍然是最重要的指挥棒。 素质和应试不矛盾 ■吴书玲(省人大代表、商河县第一中学教师):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个人觉得,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并不矛盾,而且素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试想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全面发展了,各方面能力都提高了,考试还能难倒这样的孩子吗? 特别是现在高中教学正在进行新课改,各学科知识之间都有所渗透,考试内容也加入了大量各方面基本能力考核,在这种教学和考试模式下,那种死读书式的学生往往很难适应。 有的家长可能说,素质教育会分散精力,导致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影响了学习成绩。但我认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在时间分配和学习效率上取得双赢。 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的课上,学生发言从来不用举手。经常是我在讲课,学生就直接发言,表示不同意我的看法,然后其他同学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不管学生说得对与否,都是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勇于表达。 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是指让学生全面发展,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学生们考试成绩也就不用愁了。 ■相关链接 素质教育“新政”条文选摘 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高中不早于6:30。义务教育阶段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高中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00,上课时间不早于7:30。 义务教育阶段不开除学生学籍;高中不轻易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做出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决定。建立处分学生的相关听证、申诉和复议等工作制度。 中小学校、班级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等。 ——选自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 以初中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录取新生取代单纯以中考成绩为依据录取新生;全面实行在评价基础上将招生指标的半数以上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继续推行多种方式录取新生;进一步扩大高中招生自主权。 从2008年起,各地要将普通高中特别是优质高中或省级规范化高中招生指标的半数以上分配到高中服务区内各初中学校;2010年起,各地指标生分配比例不少于招生总数的60%。指标生的分配原则,以初中毕业生人数和素质教育工作评价得分各占50%权重。 ——选自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