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大规模围歼敌军主力和解放敌人重兵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一个关键而伟大的胜利,是我军全歼速决的攻坚战典范,从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大规模围歼敌军、夺取大城市的序幕。是役于1948年9月16日发起,到24日结束,仅仅8天时间,就解放了国民党军队长期设防和重兵守御的山东首府--济南市。
济南位于津浦、胶济两铁路的交汇点,是蒋介石集团借以支撑其华北残局的战略要地之一,也是敌残存于山东腹地的惟一坚固堡垒。与外界联系早已隔绝,物资补给全依赖空运。济南市区分为外城、内城和商埠,北临黄河,南依群山,东西两面较为开阔。
1948年秋,华东野战军在取得1947年的胶河、胶济东段、莱阳的战役的胜利,以及1948年3月的胶济西段、4月的胶济中段和5至7月的津浦沿线的战役的胜利之后,山东地区出现了有利于该野战军内外线兵团能够集中作战的形势。为此,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华东野战军集中全力发起济南战役。
战役发起前,济南守敌共有3个师9个正规旅和5个保安旅,连同特种部队共约11万人,大部分为王耀武嫡系,士气低落,但依托坚固工事进行防御,仍有较强的战斗力。守敌防御作战方针是:加强要点特别是张庄机场和城区的守备,并控制较大的预备队,以支援外围据点防守,企图消耗我军力量于外围,达到固守待援之目的。其具体部署是:以北起洛口镇南至马鞍山一线为分界线,分为东西两个守备区。以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指挥整编八十四、第二师和独立旅、保安第三旅、保安第八旅及青年教导总队等兵力,担任西守备区防御;以整编第七十三师师长曹振铎指挥该师及保安第六旅等兵力,担任东守备区防御;以第十九旅、第五十七旅及即将空运到济南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为总预备队。敌整个防御阵地由外围防御地带与基本防御地带构成,在日伪军原有工事的基础上,筑成支撑点式的永备和半永备型的城市防御体系。王耀武自恃工事坚固,认为外围至少能守半个月,市区至少能守1个月。
8月31日,华东野战军前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了毛泽东和军委的一系列指示,周密地分析了敌我情况,并对战役指导思想、兵力使用和保障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根据"攻城打援分工协作"的战役方针和情况判断,定下了既攻克济南又歼灭援敌一部的战役决心。其战役部署是:一、以第三、第九、第十、第十三纵队及鲁中南纵队主力(4个团)、渤海纵队,配属特纵炮兵第一团(欠1个营)、炮兵第三团(欠2连)、工兵团、坦克分队(4辆坦克)担任攻城任务;另以两广纵队、冀鲁豫军区武装一部、渤海军区武装及华东野战军司令部警卫团(共13个步兵团)担任攻歼长清、齐河、洛口等敌外围据点的任务。以上各部统一由山东兵团首长指挥。攻城部队分为东西两个集团,主攻方向置于西面,以求首先夺取机场,断敌空援。二、以约18万人组成阻援、打援兵团。三、以胶东军区所属部队监视青岛之敌,阻击该敌可能的西援和北犯;以苏北兵团之第十一纵队及苏北、江淮、豫皖苏、冀鲁豫、鲁中南等军区地方武装,分别袭击徐州机场,破坏津浦、陇海铁路以迟滞徐州之敌北援。此外,各级地方部队和民兵,积极向当面之敌逼进,牵制敌人,加强警戒,搞好支前,维护交通,以配合济南作战和保障后方安全。
9月16日夜战役发起,我军对守敌全线展开攻击。18日,我军攻城西集团第十纵队攻占古城、常镇屯,歼敌一部,继续向大饮马庄方向发展;第三纵队攻占仁里庄、玉皇山、簸箕山等地,歼敌整编第八十四师一部,并以炮火控制了飞机场,迫使敌人停止了空运;鲁中南纵队占领了党家庄、岳而庄;第十三纵队也以一部兵力北攻,占领了石方峪、康而庄。当晚,敌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在我军强大军事压力和我党地下工作人员敦促下,向我军接洽起义。20日晚我军向商埠发起攻击,东集团各部则继续肃清城外残敌,积极进行攻城准备。经过炮火攻击和连续爆破,我军多路突破敌人阵地,向纵深发展。守敌不支,节节败退。21日,我军完全切断商埠敌人的退路。22日,经激烈战斗,商埠守敌2万余人被我军全歼。与此同时,东集团在炮火及坦克支援下,肃清了城外敌地堡群,并进行了攻城近迫作业。22日18时30分,各纵队在强大火力掩护下,连续爆破,经1小时左右激战,先后攻入外城。至23日,全歼守敌第二一三旅及保安第六旅残部、敌特务旅等,我军占领外城大部,迫近了内城。24日,我军突入内城,城内守敌被我军全歼,攻城战斗胜利结束,济南宣告解放。
济南战役的之所以能够全胜速决。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人民解放军的炮兵以及其他特种兵的建设,已经迅速壮大。济南战役中,华东野战军训练有素的炮兵部队英勇参战,配合步兵进攻。炮兵在攻击济南市外围据点时,即按照我军步兵攻击的方向猛轰敌军的各种强固工事,掩护步兵顺利进攻;以密集炮火包围抵抗的敌军,特别是其炮兵和战车部队,击退其反扑;以远程炮轰击敌军的飞机场,使其飞机无法参战,从而摧毁了敌军的空中威胁;以密集的炮火炸开城墙,为我军攻城部队迅速突破敌守军防线创造了条件;又以纵深射击的火力击退敌军的疯狂反扑,进而巩固突破口,扩大战果。这种运用集中火力突破一点,随即向两边扩张的战术,既可控制敌军,又能消灭敌军,有效地减少了我军进攻部队的伤亡,加快了进攻速度。
原因之二在于我党我军充分发挥军事打击与心理战的结果。在华东局、山东省委和济南市委的领导下,地下党组织和革命群众于两军鏖战之际,在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同样进行着紧张工作和激烈的战斗。很多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各种渠道,入匪窟,探狼穴,瓦解敌军,开展心战瓦解工作,终于敦促吴化文战场起义,从而加速了济南战役的胜利。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城市进攻作战,我军也必须牢固树立军事打击与心理战相结合的观念。在对敌实施军事打击的同时,必须对敌实施不间断、有节奏的心战攻势,紧紧抓住敌军在战役初期和遭受毁灭性打击等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循序渐进,软硬兼施。通过空投宣传品、无线电通信插播干扰、网络袭击等,向敌人发送各种虚假信息,使敌官兵心智迷乱、情绪迷茫、注意力分散,正常活动受到影响,削弱士气,最终降低作战能力。从而达到引起敌方生活困难,心理恐慌,社会无序,厌战情绪滋生,精神防线崩溃的效果。
原因之三在于华东野战军各级指挥员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城市进攻战役战法。在济南战役中,我军攻城兵团指挥员根据济南北临黄河,南依泰山,敌防御重点在东郊、而西区防守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我军将主攻方向置于西区,采取"四面合围,多路突破,向心钳形攻击"的攻击部署。这样,我军可以迅速抢占机场,切断敌军唯一的空援道路。多路突破可以使敌军难以辨清我军的主攻方向,陷敌以顾此失彼的境地。未来高技术条件的城市突击作战,也应着眼战局的不断发展变化,视情实施空地协同、立体合围、垂直突破等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