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一家四代,守卫一位烈士的英灵,直到找到烈士的亲人。 这样的故事不是《集结号》的现实版,在真实的生活面前,再有才华的导演也会黯然失色。这个令人灵魂纠结、血脉贲张的事实,在一户济南农家四代人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仁义宽厚、坚忍不悔、忠诚守信的人性光辉;折射出的,是山东人和山东精神的魂魄凝结;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情感精髓! 60年义务看护烈士墓的刘延宝一家,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责任,一个无私承担责任的“人”是怎样的形象;一个坚守信念的人是怎样的情怀,他为自己的坚守承受怎样的艰辛。刘延宝一家的坚守,始自于中华民族最质朴不过的心态——感恩图报、信守诺言。他们感的,是烈士为解放家、国献出生命的大恩,他们守的,是不忘先烈、世代传承的血脉。在刘延宝一家人的身上,体现了以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用60年的青春找寻一位烈士的亲人,这种无法用时下的价值观念衡量的“傻事”却源于作为人最应该具备的“普世”美德。是的,在开放的时代里,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利益考量所伴生的思想观念正在激烈地碰撞着。但是,无论是山东还是浙江,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人们对刘延宝一家的认同和钦佩却毫无异议。说明什么?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那些源于质朴中的崇高精神,始终是珍贵而稀缺的。这种脉脉的温情,这种默默的坚守,为世人诠释了什么才是坚忍、无私、高贵、博爱。 刘家人的行动义无返顾,没有经过任何算计,他们身上那种质朴的“山东精神”,在洗涤我们灵魂的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心灵的回响。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的,每一次坚守都是伟大的,我们要想完成理想,就要学会“责任”、“承受”、“坚守”,这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真实,是山东人的精神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我们还要牢记的是,张忠孝烈士的后人和刘延宝一家人的聚首,同样源自更多平凡而崇高的人们,是他们的辛劳与付出,让一个延绵60年的愿望成真;让一段历史得以见证;让一种精神得以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