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下午,我们从茌平县城出发的时候,鞭炮声此起彼伏。坐在车上,想到要去的地方——贾寨乡耿庄村,记者凭经验便勾画出一幅“忙年图”:家家蒸枣糕、炸鱼、炖鸡、挂灯笼、贴春联……想想看,一个不到700人的小村,光冬暖式大棚就有390个,人均年纯收入超过7000元。如此富裕,过年怎能不好好操办? 然而,进了村,我们愣住了:除了农家大门上新贴的对联,农村传统的“年味”很少感受出来,村民们更多的是在“忙菜”。 黄瓜棚里过除夕 下午两点多钟。村北,商思华的钢架结构大棚内,纤细的绿藤上挂满顶花带刺的小黄瓜。商思华一家4口,正忙着采摘,午饭还未顾上吃。他告诉记者,这几天,每天的三顿饭都是在棚里吃。来村里买菜的客户是平常5倍,价格也好,三块多一斤。 商思华说,他家一共种了3个大棚8000多棵黄瓜,春节前这一段时间每天进项2000多块呢!今天看来得忙到天黑了。记者问他年货操持的怎么样了,他笑着说:“没怎么准备,有了钱,平时想吃啥就买啥,天天像过年!” 北京菜价网上知 村中,远程教育接收点。菜农耿传云正坐在电脑前熟练地敲击键盘,查询蔬菜行情。“快来看,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刺黄瓜3.2元啦!比前几天降了1毛。”耿传云一嗓子,微机前便挤满了脑袋。 耿传云告诉记者,这远程教育接收点是县、乡、村三级共同投资10万元建起来的。自打有了它,村里的菜农几乎每天都要光顾一次。春节期间销量大,价格一天一个样,查查心里就有底了。 年货靠采购 村南,绿源蔬菜批发市场的包装车间里,二三十个妇女正在紧张地包装着蔬菜。来自该乡贾寨村的刘小雨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礼品菜的需求是大头,现在市场每天发菜一万多箱,要菜的多、时间也紧,都是现装现走货。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经她手的菜每天足有万把斤。 “那年糕、水饺咋办?”记者问。刘小雨笑答:“买呗!年糕是馒头房蒸的,水饺是超市的,全靠采购!”o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