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新闻专题>2008春节专题>民俗>年味
站内搜索:
寻找失落的年味儿
2007-02-21 20:18: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过大年,要有“年味儿”。年味儿在哪里呢?在老房子上贴出的年画里,在大灶上蒸出的白馒头里,在从村口到村尾的鞭炮声里,也在“驴友”们把他乡当故乡的亲近里。当城市的爆竹声越来越稀疏,当所谓过年已成为被组织起来的现代景观,当吃完预定的年夜饭就作鸟兽散的现实让人越来越心慌,且让我们背起行囊,出个远门,到咿咿呀呀的吟唱声中,到青石板铺就的小街上,到黄土高坡的喧天锣鼓里,过一个原汁原味的民俗年。
  平 遥
  迷醉社火节
  春节,来到平遥,包饺子、点旺火、拜大年、放鞭炮,这是所谓的民俗乐趣。何况,平遥还有社火可以看、可以耍。 
  如果说故事里的平遥混合着苦涩与甘醇,那么,在热闹欢腾的舞蹈和亦喜亦悲的唢呐声里,你会感受到平遥的生动和可爱。晋中社火就是看点之一。 
  晋中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盛行于宋至明清时期。如今,除重大活动外,每年元宵节是闹社火的固定时间。每到此时,城镇乡村都要在主要街道和广场挂彩灯、搭彩楼彩台、装彩车,进行各种演出和街头文艺表演。舞龙、舞狮、抛绣球、抬花轿、民间八音会吹奏、锣鼓大赛、晋剧、秧歌、小戏演唱等各种民间的演出活动竞相登台,场面是人山人海、灯火辉煌。 
  ■行走贴士 
  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春节时候大红灯笼都挂得高高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以上各处都热闹非凡——性子急的山西人还没把春节过完,就已经忙着彩排元宵节的节目了。 
  平遥特产多,有六合泰枕头、平遥推光漆器、平遥长山药、民间剪纸、手工布鞋,有平遥牛肉、平遥碗脱则、郝温村酥梨、果子沟槟干、南依涧乡苹果,有黄酒、孟山醋柳汁、汾河区高粱……都名不虚传。

  杨柳青
  年画的味道
  年画,这种源于民间的草根文化,有着不可抵挡的艺术魅力。年画上胖手胖脚的娃娃,咧着嘴欢畅地笑,那叫一个喜庆,让人那叫一个舒心。一张年画,便映出一片中国色彩,平淡的日子,一下子变成了红彤彤的年。于是,在过大年的时候,去探访年画最负盛名的出产地,便有了一点向传统文化朝圣的意味。 
  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杨柳青镇,是中国北方历史名镇,也是我国四大名镇之一。明清时杨柳青即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集散地,它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享誉津京的杨柳青风筝和剪纸等民间艺术奇葩,杨柳青砖雕石刻、民间花会等也为一时之大观。 
  杨柳青的民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小镇旧有戏楼、牌坊、文昌阁,称为杨柳青三宗宝,现在文昌阁尚存。清代有津门著名的崇文书院及古寺院40余座,现尚存普亮宝塔、报恩寺、白檀寺遗址等。位于镇中的清末建筑石家大院以其规模宏大、建筑华美而驰名华北。这些文化遗址与古朴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运河风光共同构成了杨柳青淳美的风俗画卷。
  ■民俗活动
  去杨柳青,最不容错过的就是正月。每年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六,都会举办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届时,在石家大院、年画馆、杨柳青广场、运河景区、明清街、峰山药王庙等地点,会有秧歌、花会、堂会、灯谜、迎春庙会、民间杂耍、大型焰火晚会等多项文化活动,让人们充分领略民俗文化,过足文化瘾。 
  杨柳青镇还有一个风俗叫做“正月十五逛花灯,正月十六溜百病”,每年正月杨柳青镇都要搞大型的灯节,杨柳青人一年可以不出屋,唯独正月十六要出来,说是“今天出来了一年不得病”。 

  江西跳傩

  最后的汉舞
  在江西省中部山区一个叫石邮村的古村落里,抑扬顿挫的牛皮鼓声在每年大年初一早晨清冷的空气中响起,神秘古老的傩面具随着刚劲简洁的肢体语言,超越时空般地出现在一个个历经岁月洗礼的场景中。
  石邮村位于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这是一个典型的汉族村落,据说,村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村里人跳傩是为了避疫驱瘟,村民们相信跳傩后全年无病、五谷丰登、一家平安,有傩神保佑;如不跳,下一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跳傩时由村民们扮演的傩神要戴上各具象征意义的面具,面具是木雕的,既有宗教人物,如开山、钟馗等,也有世俗人物,如傩公、傩婆等。当地人把面具当作圣物看待,凡人是不能随便触摸的。石邮村的8位傩神在当地被称为“伯”,8位伯有着严格的分工,五伯、六伯负责挑担子,只有大伯、二伯才有资格去拿面具。
  跳傩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的,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初一叫“起傩”,十六叫“搜傩”。“起傩”之后,傩班开始四处巡回,正月十六才回村“搜傩”。“搜傩”仪式极其热烈隆重,四邻八乡的乡亲们在这一天夜晚往往都要赶到石邮村来,村里往往也要摆上几桌到几十桌,集中招待一些来此地观傩的“上面人”。
  行走贴士
  除石洞口傩庙,当地还有不少傩庙保存较好,如湘东区的下埠傩庙、院前傩庙、毛园傩庙、德化庵傩庙、荷尧傩庙等;上栗县的石洞口、小枧、小埠、战山、山湾等地的傩神庙。
  春节期间可跟随出傩的傩班免费观看。如果其他时间段,要看傩舞就得专门请傩班表演了。傩班表演价格根据表演节目的多少有所差别,一般每场100元至200元不等。
  东 北
  大雪、春联和秧歌
  年味儿最浓郁的,还是东北的乡下。在东北的任何一处农村,都能品味到浓厚的年味儿。从小年开始,人们就拉架子筹备过年,这厢,在祭灶杀鸡;那厢;又在忙着贴对联、包饺子。人们给猪圈、鸡窝贴春联,在门前挂灯笼。热腾腾的大年,就这样融化了东北的冷。 
  东北的年,过得最是喜庆。比如吃,东北人非常重视年夜饭的质量,通常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这四样菜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  高跷和秧歌向来都是东北人的挚爱,虽然城市中的表演已经少了,不再像往日那样红红火火,但一到过年还是会让这一传统项目得到最大频率的曝光,生长在黑土地的人们那热辣豪爽的性格全都在这热情洋溢的大秧歌中挥洒出来,让你体验到的不只是过年的喜庆,更多的还是来年的好兆头。
  ■推荐地点:雪乡
  雪乡又名双峰雪乡或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秃顶子山西南侧。雪乡受山区小气候影响,每年秋冬开始,就风雪涌山,积雪深达2米,雪期也长达7个月,号称全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
  雪乡只有100多户人家。白天家家户户贴窗花、贴对联、唱歌跳舞,晚上放烟花、吃饺子、火炕唠嗑、在炕上灌白酒,感受东北人家热腾腾的大年气氛。
  西 藏
  一天同过两节日
  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的佳节,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藏历新年恰与春节同一天,想必今年的节日气氛更浓烈! 
  还没到春节,新春气息已蔓延至整个藏区。进入藏历12月,人们就开始忙着用酥油和白面炸“卡赛”等供品,浸泡青稞种子,藏历初一那天,好把青稞苗供在佛龛上。在拉萨的八廓街和冲赛康市场,藏民们已开始将氆氇、“香布”、奶渣、风干肉、麦穗、羊头等年货买回家,一片喜气洋洋。在偏远一点的藏区,人们还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将墙面画上吉祥图案,鲜艳的画像成为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年的高潮应该是随后到来的传昭大法会。此时大昭寺已被装饰一新,绚丽缤纷的酥油花灯亮彻拉萨夜空。大法会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宗教节日,会期一般持续15天,参与僧俗多达四五万人。僧人头戴面具,跳起金刚法舞,驱魔降妖,祈求雪域平安。 
  大年初一这天,西藏地区的藏族人家一般都闭门谢客,人们只在家里进行佛事活动,庆祝新年到来。从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开始串门拜年;街头或村子里,人们还举行群众性的歌舞和藏戏演出,一般持续四五天,然后转入以娱神为主的佛事活动。正月十五,也就是法会的最后一天,僧俗民众会抬佛绕八廓街一周,祈福加身、来年吉祥如意,把活动推到最高潮。 
  ■行走贴士
  西藏博物馆在春节、藏历新年期间将正常开放,并在2月18日、19日、20日(即农历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免费开放3天。

编辑: 毕立标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