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6月11日电(记者杨三军)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积极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切断污染源、加强灾后疾病防治工作。截至10日下午,全省未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记者从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灾害发生后,大量污染源的存在,尤其是感染性废物及被感染性废物污染的物品的存在,为传染病暴发与流行埋下隐患,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在抗震救灾初期,四川就提出了切断污染源、加强疾病防控工作的意见以及相关技术方案,各地各部门及早安排部署,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部门协同配合、分工负责的机制,并充分组织发动灾区群众参与其中,有力推动了切断污染源工作的深入开展。
卫生部门在四川6个市(州)重灾区的446个乡镇、4185个村以及680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共投入卫生防疫人员1.6万余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的监测监督,共检查灾区制水、供水单位14万余户(点)次,监测指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9万余户(次)。
民政部门共组织处理遇难人员遗体68603具,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畜牧部门对3.6万余个受灾规模养殖场(户)开展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毒工作,处理率达89.6%;累计消毒总面积14.4亿平方米。
四川环保部门实现了受灾地区城镇和农村集中饮用水源监测的全覆盖。建设部门在489个安置点设立生活垃圾收集点2771个,医疗垃圾收集点452个,垃圾日清运率为95.4%。农业、林业部门处理死鼠35.6万只。
另外,成都市政府牵头,省环保局、水利厅、紫坪铺公司配合,累计打捞漂浮物5400立方米。自5月26日以来,紫坪铺水库石油类指标均稳定达标,确保了成都市及其下游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