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新闻专题>2008地震>各方评论
站内搜索:
心理救助,别忘了那些救援人员
2008-05-28 09:30:00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首批深入汶川地震灾区的境外媒体记者在返回后,不约而同地有了心理包袱。据媒体报道,有香港记者在回港后因不自控地感到哀伤,主动向当地“生命热线”求助,经评估后被诊断患上了早期忧郁症。(《国际先驱导报》5月27日)

    面对每天大量被挖掘出的遗体,耳边充斥着受灾者失去亲人的哭喊,加上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相信不仅仅是新闻现场的媒体记者有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就连广大参与灾区一线救援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也不同程度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当前,对灾区人民的心理救助工作正在大面积展开,然而,对同样受到心理创伤的救援人员,心理疏导和干预工作也应该及时跟上。

    对奋战在救援一线的官兵、医护人员、新闻记者和志愿者而言,他们在目击大量惨烈、破坏性场景之后,很容易产生“替代创伤”问题。这种心理创伤,是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当损害程度超过耐受极限时,会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据报道,有不少在前线奔波多日的媒体记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人哭着往回打电话,表示难以承受灾区的气氛和环境;也有人在目睹惨状之后,因不能直接参与救援,遂对于自身职业行为的价值产生怀疑;又或者是反应异常亢奋,连续高强度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抱以过高的期望而产生焦躁等情绪。俄新社记者谢平跟随俄罗斯救援队在四川地震现场采访,虽然返回北京已经四天,但他向《国际先驱导报》坦言,自己这几天晚上一直做噩梦,食欲也不振。“可能以后都不会有比这再恐惧的时刻!我没法用语言描述,我说不好!”显然,这些救援人员同样也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其实,对救援人员开展事后的心理救助是国际救灾工作中通行的做法。汶川地震后来到中国救援的日本国际救援队人员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海上保安厅设有专门的心理救助室,其他的省厅也可能有这样的心理救助机制,救援队内就有负责调整队员情绪的心理医师,“回国前我们曾接受了心理辅导”。这充分说明了对救灾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因此,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将对救援人员的心理救助纳入灾区心理救助工作整体规划,及时对救援人员实施必要的心理救助。(孙瑞灼)

编辑: 王晓亮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