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关部门近日呼吁,由于目前伤员救治、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繁重,受灾群众需平复心绪,恳请志愿者另择时机前来。对此,黎明先生在《东方早报》撰文,恳请当地澄清并收回此项“恳请”,认为群众目前处于安置和心理平复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来自远方、素不相识和无“公差”特性的实干的志愿者。
在这一次的汶川抗震救灾中,除了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慈善总会等有着官方或半官方背景的组织外,我们看到大量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身影。纷至沓来的志愿者使当地有关部门猝不及防,给救灾增添了许多麻烦。
我想,能有信心奔赴灾区的志愿者,一般都是有备而来,认真考虑了自己能为灾区做什么。何况,志愿者一般都有自己的专业,做过老师的可以进行心理安慰,建筑行业的可以参与基本建设,学过环保的,则可以进行环境监测……这里面许多工作都是需要大量人员来做的。
事实上,在这些年的救灾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政府和民间两种救灾体系的冲突与融合。在具体的救助过程中,政府机构往往更关注重灾区,要维护灾区稳定;而慈善组织和志愿者则可帮助那些恢复能力弱、处在边远地区的受灾群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政府、军队和民间组织、志愿者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中国救灾体系,主要优势在于“动员”,在于军队、政府资源的强有力整合,与此相反,西方救灾体系优势则在于制度化的应急机制、灾情控制和灾后重建,在于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比如在美国,救灾中担当主角的是红十字会,是各种全国性的志愿者组织,军队往往担当的是维护秩序的责任。这次震灾后,《洛杉矶时报》就惊叹中国军队的救灾能力,并建议美国政府学习中国经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也需要学习西方的救灾经验,建立政府与民间互动互补机制,维护好每一个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爱心,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林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