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级的汶川大地震撼动全国,震惊世界。据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截至5月20日,地震已经导致超过3000万平方米建面的建筑倒塌、1.2亿平方米的房屋受损,540多万人无家可归。由于一段时间内余震还在继续,倒塌房屋和危房数目还会继续增加,次生灾害等带来的要转移人口也在增加,这个数字可能还有不小的上升。即使按照540万无家可归人口,和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来计算,新建居民住宅面积也需要达1.35亿多平方米,为此需要投资1100多亿-1600多亿元(投资按照800-1200元/平方米的标准,2006年四川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2122元/平方米)。
可见,重建灾区居民住宅的资金投入需求将是非常巨大的,势必成为四川等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中最大的一笔单项资金投入。而据报道,国务院今年从财政安排的700亿地震灾区重建基金将主要用于过渡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补贴、疾病治疗等领域。受灾居民的永久性住房投资显然还需要大力增加多渠道融资。根据统计,2007年四川全省全年竣工的居民住宅面积为254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建房开发速度,要使现在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全部从帐篷、活动板房等临时性安置住所住进自己的新家至少需要5年。灾区居民住房安置的任务之艰巨、困难之大,足可想象。
灾后居民住房的重建,究竟该取怎样的思路?日前,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对媒体表示,现在正在抓紧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总体方案,争取三个月内完成。规划虽然还没有出来,但在业界的讨论中,对灾区居民住宅的重建已经有了几种路径。比如,有人提出,应该由政府全部出资,如果政府财力不足,也应由政府组织建设,直接介入住房建造过程。总之,“灾后住房重建绝不能引入开发商。”有学者问,为什么不能回到最天然的建房模式?要么让居民自己建房,如果居民完成不了,那么就让政府来,总之不能再要开发商这种“畸形”的中介。
这种观点,显然忽视了房地产开发其实是一种很专业技术的活,也没有理解社会生产需要分工、专业化生产者更有效率的道理。然而,这种鼓吹让居民、包括城市居民,自己拥有建房权的声音着实很大。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不久前知名学者秦晖的一个观点:如果政府不能提供住房(保障)就要给居民自由建房的权利,“要么给福利要么给自由”,哪怕这种“自由”带来的后果是“贫民窟”、“城中村”、“棚户区”也值得赞赏推崇。从媒体和网上看,这种居民有自由建房权利的想法着实影响了不少人。现在灾区重建面临大量建房任务,而政府扶持力度难免有跟不上的地方,预计又会有很多人重提该观点,提倡这种主张。
对这个当前很有市场的观点,笔者想用地震之初看到一条报道予以反驳。据报道,某省会城市的80万流动人口集中在326个非常高密度的“城中村”。一般正规开发的楼房都能抗至少6级地震,而“城中村”的房子基本上没有抗震能力。因为都是自建房,没有也不需要报批,无正规设计,想怎么盖就怎么盖。地基不扎实,施工不规范。还经常会加宽加高。有关部门预计,别说汶川这样级别的地震,连6级地震,该市城中村都将有60%以上的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伤亡和无家可归人数将超过32万。
这次地震,让我们明白,住房,绝不仅仅是“住”!住房,不仅要让居住的人遮风避雨、休憩和家庭生活,更要为居住其中的人提供一份长久安全的坚强保障。过去我们的建筑安全标准较低,是因为不少历史因素,是受制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其实很多简易常规并不费钱的建筑安全技术,只要在农村中推广开,就可以在灾难到来的时候救很多人的命。以后必须像重视城市房屋那样重视农村房屋安全,要大力推广安全建筑技术,更要强制施行每栋房屋的最低安全标准。
有一点应该明确,无论农村居民自己分散盖房,还是城市内专业开发公司的集中建房,各级政府有权力也有义务对每套住房的建筑质量、安全情况都加以规范保障。当然,还要结合国情。如某报所推介的美国加州经验,“法律要求房屋都能抗8级地震”,还要“所有房子都是木结构,而且一律是矮房子”,那就太脱离中国实际了。
灾后重建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程。受灾群众嗷嗷待哺,盼望早日搬进新的家园。速度,此刻还有什么比速度更重要?但是,我们还是要冷静一下,为了建设更加美好坚固的家园,我们宁可牺牲一下进度,也不要草率地出台让未来留有更多遗憾的规划和设计。正如唐山市委书记日前表示的,此次灾后重建要吸取当年唐山重建的教训,只重视了规范而忽视了设计,又急于让受灾百姓住上房子,导致建设的民宅千篇一律,被称为“一张图纸盖一片楼房”。我们不仅要为受灾群众提供漂亮坚固的家,公用设施配套等也要跟上。唐山重建一个有用的经验是,在建筑材料上可采取“统一采购”来降低成本,但项目上还是要“多家建设”才能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陈 杰 作者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房地产与城市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