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浩大,任务艰巨,以当地一己之力很难完成。6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就此专题研究部署了对口支援工作。这是党中央的一项及时且重要决策,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更有针对性了,工作也需要更细致、更扎实。
中央确定,对口支援以“一省帮一重灾县”为原则。应该说,以一省之力援助一县,中央是审时度势,充分考虑了施援省份实力的。在这些省份中,工会组织参与对口支援责无旁贷。那么,工会将有什么作为?怎样才能有所作为?
了解受灾县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工会系统、企业职工的受灾情况,是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工会组织首先要做的工作。掌握情况,了解所需,施援才能心中有数,才能符合实际,才能事半功倍。这项工作需要上门去做,实地考察,特别是要切身感受,才能拿出可行的方案。
帮助灾区工会重建组织,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有效活动,是工会施援的重要工作内容。地震发生之初,灾区工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承担了大量社会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灾区工会已经逐步转向履行自己的职责,而震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工作条件的损毁,迫切需要支援。
援助有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之分,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省份都有一定的实力,工会也不例外。工会组织掌握着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各级职工技协等精神和智力资源,调动起来可以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此外,派出精干、得力的干部去灾区帮助工作,既是对灾区的支援,也是对干部的考验和锻炼。
受灾企业有的可以尽快恢复生产,有的需要相当时日,有的甚至可能关停并转,因此,一部分职工的再就业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施援省份大多经济比较发达,就业机会多,就业安排(如技术培训、协调关系)经验丰富,工会组织大多参与其间,也可以为灾区提供切实的帮助。
中国工会是全国统一的组织,有自己的组织力量和优势,有独特的工作方式方法。兄弟省市之间历来就有密切的往来、交流与合作,当此抗震救灾的危难时刻,伸出援手救急解难,既在情理之中,又有工会特色;特别是有全国总工会的统一部署指挥,更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这一点已经在前期抗震救灾中充分体现,相信在灾区恢复重建中更会发扬光大。(张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