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汶川大地震一月即将到来之际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5月18日晚,5.5亿中国民众和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观众一道,通过现场直播,收看了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爱的奉献——2008年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
在演播室里,多少宣传文化界人士深情演出、慷慨捐款,多少爱心的传递,让人泪浸衣衫。亿万中国人随之心潮激荡。无数条捐款热线,汇聚起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洪流。这台晚会参与演出的人数之众,收看的观众之多,募款数额之大,在中央电视台多年来举办的晚会中,是少有的。这舞台,书写的,是抗震救灾的恢宏画卷;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人民的牵挂与祝福!
胡锦涛总书记挥笔批示:“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声犹在耳。
汶川近一月,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人生磨难。长达80秒钟的强烈地震以及随后接踵而至的上万次余震,将多少人的梦想化作废墟,这里,曾经是他们世代安居的家园。
汶川近一月,我们目睹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无数亲人,甚至来不及互道一声珍重就此天人永隔,他们,曾经是彼此心中珍藏最深的挚爱。
汶川近一月,我们流过了太多的泪水。为失去的家园、为失去的亲人,也为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温暖面庞,一双双或柔弱或粗壮的无私臂膀,他们,是超越了血缘关系的同胞,是他们,让危难中的人们不再感到无助。
汶川近一月,我们更懂得了,什么叫作坚强。在特大灾难降临的时刻,13亿中国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这正是灾区、全国乃至全球华人同心救援,奋力抗争的真实写照。
这正是全体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铮铮誓言。
“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是真情的涌流,是亲情的感召,是深情的呼唤。在共产党员心中,人民永远有着最重的份量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
然而,当大地仍在咆哮躁动时,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迎着死神狰狞的面孔毅然向前。他们是普通人,他们知道,在自然力量的肆虐面前,人的生命是何等的脆弱;他们不是普通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神圣称谓:中国共产党员。他们听见灾区废墟下的人民在痛苦呻吟,惊慌失措的儿童在茫然呼救。为此,他们义无反顾,接受死神的挑战——情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生的希望。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时间指示要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如同发出第一道“动员令”;当人们仍在大地的颤抖中惊魂未定,刚刚回京几个小时的温家宝总理已经奔往灾区;同时,中共中央决定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此时,抗震救灾总指挥温家宝总理已经抵达都江堰,这是当时所能到达的离震中最近的地方……在共产党员心中,人民永远有着最重的份量。
四川的绵阳、汶川、北川、彭州、什邡、平武、德阳、青川,陕西、甘肃、重庆……在灾区,在最危险、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人们见到了中共中央九位常委忙碌的身影——不顾余震袭来,登上高坡鼓舞搜救人员的士气;踏着瓦砾碎石,俯身鼓励废墟下的孩子顽强挺住……在共产党员心中,人民总是第一选项。
猝然来临的灾难,是最真实的考验。“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是真情的涌流。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真情的表达,是饱含热泪的感动,是谆谆不倦的叮咛,更是体贴入微的心思。在浙江湖州,在河北廊坊,胡锦涛总书记到生产车间考察帐篷和活动房生产,因为,灾区的群众急需遮风挡雨;在唐家山堰塞湖,温家宝总理反复踏勘,因为,在炎热的天气下,时间将使大批转移群众面临愈来愈多的困难……
“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亲情的感召。
当四川彭州市磁峰镇石门村村支书韩志保飞奔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定惦记着自己的父亲。但看到村里的残垣断壁,他必须在家人与村民中作出选择。承受着父亲被埋废墟下的煎熬,他组织其他村民撤离到了安全地带。当他完成了自己的职责,这位34岁的汉子跪倒在父亲的遗体前放声痛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谁又能说韩志保选择的不是亲情!“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深情的呼唤。
谭千秋不是天使,他的血肉之躯禁不起坠落的楼板。但他选择了做一位天使,地震来临,这位德阳市东汽中学的老师将来不及逃离教学楼的孩子塞进课桌下,他张开的双臂仿佛天使的翅膀,将孩子们紧紧护佑在身下……当孩子们最终被救援人员安然救出,我们仿佛看到这位真正的天使在天国深情的微笑。
没有人生来便是共产党员,但一旦选择加入了这个行列,就意味着选择了对自我个体人生的超越。
共产党员来自人民。在平凡的日子里,共产党员可能默默无闻。但在需要的时刻,从党的领袖到普通党员,一定会挺身而出,因为曾经在鲜红的党旗下作出庄严的承诺,随时准备为人民而牺牲,永远为理想而拼搏。
在地震重灾区,是共产党员最先投入到与死神的较量中。
——在理县,地震后半小时,杂谷脑镇所有幸存党员干部自发在镇政府集结,243名党员冒着余震分头向山沟内的村庄突进。
——在什邡,红白镇8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救援队,营救被困群众6000余人,转移安置群众1.2万余人。
在群众安置点,是共产党员最先奔走在受灾乡亲的身边。
——在青川,1万多名党员和2000多名干部不怕牺牲,拼死奔赴救灾现场。木鱼村党支部20名党员分作6个小分队昼夜奋战,不仅安置了2000多当地受灾村民,还向附近其他村庄受灾群众3000多人伸出援手,“在这里,你们与我们一样,支部就是你们的家。”
——在绵竹,在灾区群众服务中心,帐篷党支部应运而生,52名佩戴着“党员服务队”红袖套的党员穿梭在1200多位群众中奔忙,“在大家都惊惶失措的时候,谁来舍小家、顾大家?到了我们党员挺身而出的时候了。”
据统计,有超过200万共产党员奋战在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在他们的背后,还有全国7000多万党员作为坚强后盾,截至6月5日,全国党员募集的“特殊党费”已达67亿元,这一数字还在逐日上升……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承载的,是全国7000多万党员一颗颗与人民血肉相连火热的心;它饱含的,是全国7000多万党员对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它代表的,是在灾难面前,一个永葆先进性的共产党员群体最真诚的心意!
或许,每一个党员的个人力量微不足道,但汇聚在一起,便是灿烂星河。
“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切誓言的基座,是一切胜利的秘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如同每一次危急关头,冲在最前面的,总有人民军队,总有武警公安消防官兵,总有白衣天使……
要问在灾区,什么颜色最耀眼,人们一定会说:是绿色,是橙色,是白色。
如同每一次危急关头,冲在最前面的,总有人民军队,总有武警公安消防官兵,总有白衣天使……汶川地震,他们来了。集合,集结,集聚!空降,徒步,涉水!奋进,挺进,突进!用生命捍卫生命,用生命拯救生命,用生命延续生命!
地震发生第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地震发生第2小时07分,成都军区两架查看灾情的直升机冒雨起飞。距地震不到10小时,1.2万名解放军武警官兵进入四川灾区展开救援。短短几天,全军和武警部队投入现役部队总兵力11万人,5.2万名公安民警战斗在一线,公安消防部队18位将军来了8位。打通生命通道,在废墟中与时间赛跑,决战堰塞湖……处处有他们的身影。
接到命令的在集合,没有接到命令的也在集合。灾区一位休假士兵在地震来临时,穿上军装向前来救灾的部队干部说:我是现役军人,现在听你指挥!
5月12日晚,卫生部值班室铃声不断,都是主动请战奔赴救灾最前线的电话。重庆市卫生局组织起应急救援队,于13日凌晨抵达灾区,成为全国第一支进入灾区的外省市医疗队。全国卫生系统紧急行动,6万医疗卫生大军以第一速度奔赴灾区。救治生命,灾后防疫,心理救援……处处有他们的脚步。
一位诗人把这称之为“五月,中国集合。”他写道:“一支支的队伍来了/他们在五月集合/这是心的集合/这是力量的集合/这是汗水的集合/这是血脉的集合/这是声音的集合/这是生命的集合/这是南北的集合/这是东西的集合/这是黄河与长江的集合/这是华山与泰山的集合……”
不用问为什么,这是人民在呼唤他们,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心脏在同一个频率跳动的本能,这是我们整个民族强大的脊梁!
直升机条件不够,盲降;不能起飞,徒步;没有机械,用手和肩膀;手磨破了,指甲抠掉了,用血,用肉。什么叫军民警民唇齿相依,手足情深,血肉相连?这些字眼,此时此刻,从一个抽象的形容词,变成了准确的朴实的叙述。
有多少个镜头让人铭心刻骨?战士们因体力严重透支而晕倒,又一次次冲上去;许多战士坚持每天只吃一顿饭,把节约的口粮送给灾区百姓;并不年轻的少校背着81岁的老人艰难地翻越着大山;消防官兵一手柱着棍子,一手抱着孩子,趟过湍急的河流;失去十位亲人的女民警蒋敏忙碌而憔悴的身影……
有多少声音在耳边回荡?“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这是一位消防战士跪地哭求的声音。“我用纸包一下就好,绷带留给需要的人用。”这是一位因救人受伤的战士坚定的声音。“小妹妹,别说话,保存体力等叔叔来救你!”这是铮铮男儿温柔的声音。“下面还有人吗?”这是在梳理了一遍又一遍的废墟上,战士嘶哑呼唤的声音。“灾区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做的工作越多,亲人们的损失就会越小!”这是家里也同样受灾的官兵的声音。所有的声音汇成这一句:“山可崩、地可裂、江河可以断,但中华民族紧紧连在一起的心分不开,军民警民之间的血肉相连深情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