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5月27日电(记者段菁菁)27日,在浙江第一医院病床上,昨日第一时间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四川伤员方伦全,经过ICU重症监护、呼吸科、骨科、传染病内科、心内科、脑外科6大科室专家一夜的奋力抢救,目前情况趋于稳定,手脚都能轻微活动,神志清楚。而在此之前的24小时内,在飞速行驶的爱心列车中,为抢救一度垂危的他曾经历了一场紧张的生命接力。
5月26日4时,从成都驶出的爱心列车行进到第13个小时,险情出现。脑水肿导致肺部并发症的方伦全突然呼吸急促、咳嗽无力,因为浓痰无法咳出,一度出现了窒息症状。“病人血氧浓度只有70,快,马上鼻孔插管,准备输氧。”来自浙江第一医院ICU副主任医师陈俭立即给方伦全进行了强行呼吸。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陈俭说这是爱心专列来杭途中,最紧张的一次紧急抢救。“当时的情况的确很危急,方伦全心跳已经到达了140跳/分钟,血氧饱和度从正常值97%降到了70%,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很可能出现脑出血,最终危及生命。”
列车上的抢救条件不比医院,周转空间也小,如何在最快时间内挽救方伦全的生命。摆在眼前的难题让所有医务人员捏了一把汗。
抽痰、输氧、注射,一旁的丁礼仁医生不停地用四川话呼唤着“方伦全”的名字,督促他保持清醒。然而在列车开动前,方伦全的病历牌上姓名一栏里还写着“无名氏”,他因头部伤势过重神志不清,无法说出关于自己的任何信息。丁医生说,当听到他含糊地说出自己的名字时,可以看得出他是花了多少力气。“我觉得,在那个时候,呼喊他的名字就能给他生的力量。”
经过20多分钟的抢救,方伦全逐渐苏醒,血氧浓度越过了安全线。陈俭医生长长舒了一口气,在场医护人员也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陈俭等人刚刚在地震灾区完成了10多天的抢救任务,这些天一直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累了就眯一会儿,病人来了就赶紧投入手术中。
此刻,在浙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监测仪器闪着光,发出有规律的声响。方伦全吊着水、输着氧,身体上连接着各种导管,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眼睛却总是直直地望着他身边的陈俭医生,似乎也只有陈医生能读懂他的眼神。
“我知道,他是希望我们帮他找到失散多时的亲人。”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医生的责任和义务,但陈俭医生在爱心列车上的“生命接力”结束后,就与四川警方取得了联系,开始核实方伦全的身份并为其寻找家人。他说,“第一任务是生命支持。如今病情的稳定,让他有了生存的希望,如果能找到他的家人,就是让他有了生存的力量。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