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汶川6月7日电(记者 王洋 唐召明)新华社记者6日凌晨从成都出发,驱车前往汶川县城,地震过后的满目疮痍,蜀地得天独厚的天然景色、源源不断的救援努力,让人看到了这千里生命线上的恐怖与美丽。
记者此行经过雅安市,再经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小金县,沿317国道从马尔康、理县,最后到达目的地汶川县,全程近1000公里左右。由于映秀镇至汶川县城之间的公路仍然被山石阻隔,只能从西南方向迂回绕行至汶川县城。地震之前,从成都经都江堰、映秀镇前往汶川县城,只需145公里。
车过雅安,随处可见道路两侧鼓舞人民抗震救灾的红色标语,还有许多为运输救济物资车辆准备的免费加水站。公路沿线的各地政府在路口树立了路牌,鲜红色的箭头醒目地提示着通往汶川的方向。路边不时可见“抗震救灾的英雄,感谢你们!”等用毛笔写成的简易标语。
从雅安折往小金,运送抗震救灾物资的大卡车逐渐增多,进入夹金山区后,道路变得狭窄,来来往往的大型车辆几乎都与抗震救灾有关,与我们同方向的是满载物资前往灾区的车辆,对面驶来的则是刚运送完物资返回的空车。
许多司机在卡车前后贴上了红色标语,如“重庆人民与灾区人民心连心”“达州人民支持汶川抗震救灾”,我们还看见来自广东、江苏和海南的志愿者驾驶的车辆。公路收费站对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一律免费放行。某石油公司还在夹金山的半山腰处设立临时流动加油站,24小时为来往车辆提供服务。
到了海拔4100多米的夹金山隘口,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许多卡车排成长队等待通过,原来是路政人员在抢修公路。一位身着运管制服的小伙子向我们敬礼,抱歉地让我们再等一会。
翻过夹金山,到了阿坝自治州,前行100多公里,我们来到海拔4100多米的笔架山。天上下起了细雨,周围的高山森林显得更加迷人,但也为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增加了难度。我们看见好几辆重型卡车在路边抛锚。在寒冷的高海拔路面,雨水可能会结冰,真让人替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司机捏把汗。
阿坝自治州风景如画,但崎岖的地形也让路况变得更加危险。路两侧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河流活泼跳跃,与公路平行。远处,层峦叠嶂的大山在雾中透出浓淡不一的颜色,让人难以想象不久之前群山的恐怖与狰狞。
车入理县,路边的救灾帐篷开始增多。傍晚7时许,天黑了,疲倦的我们入宿在理县的米亚罗镇。这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胜地,但是夜里接二连三的强烈余震,把桌椅摇晃得发出声响,也提醒我们与自然灾害有多么接近。
第二天,从米亚罗镇出发,经理县至汶川县城的道路堪称高度危险。路边躺着从山顶滚落的巨石,半山腰的许多树木被拦腰斩断,地面光秃秃的,不见树枝和树叶,也找不到小草,似乎被雷电刚刚劈过。昨夜的大雨和余震显然造成了新的泥石流和泥土塌方。在许多路段,巨石之间的距离只能让小型车辆通过,运送救灾物资的卡车只能在路边等待路政人员来抢修路面。
车至理县朴头乡,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次严重的泥石流。在前方200米处,轰鸣的山石从高处滚落,尘烟滚滚中,树木和泥土都被卷了下来,在路面上堆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石头山。从汶川县城方向驶来的一辆小车,差点被泥石流击中,幸好司机及时刹住车,再开5米,这辆车就会被泥土和石头掩埋。
借道附近村子的泥泞小路,我们绕过了泥石小山,重新回到317国道。但是那些参加抗震救灾的大型车辆,却只能在公路上耐心等待修路工人的到来。
经过近千公里的颠簸,我们的越野吉普车终于在出发的第二天(6月7日)中午到达汶川县城。而运送救灾物资的无数辆大型卡车,走完这条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条途经雅安、小金、马尔康的317国道,正是救济物资运往理县、汶川县城和茂县这三个地震灾区最重要的公路生命线。雪山、风雨、山路、泥石流和余震,威胁时刻笼罩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不清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们。